
中国实权最大的官职
众所周知,常委是中国官场含金量最高的称呼,同样的职级入常和没有入常地位完全不同。因此,能进入常委的无疑就是中国实权最大的官职了。
以省级常委为例子,省级常委一般由以下人员组成:
省委书记,省委的“一把手”,有的省甚至是副国级干部,在一省拥有绝对的权威,省内的事情只要得到他的首肯,分分钟办好。
省长,省政府的“一把手”,仅次于省委书记的“二把手”,在一定意义上说权力不比省委书记弱多少,但是要接受省委的领导。一般有个说法,书记管权,省长管钱。
省委副书记,现在也叫专职副书记,全省“三把手”,可以看做是省长的第一顺位接班人,在省内影响力颇大,有的还兼任政法书记,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
常务副省长,省政府的“二把手”,主要协助省长负责省政府常务工作,一般分管发改、财政、统计、国资等经济部门。
省纪委书记,主要负责省内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因为对干部有监督执纪权,在省内的地位相当高。
省委组织部长,主要负责全省干部的升迁考核等工作,虽说干部选拔任用最终决定权不在组织部长,但是仍然决定了大多数厅级以下干部的升迁,能量很大。
省政法委书记,主要分管公检法司几个部门。
省委宣传部长,主要负责全省的宣传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常委比权力要虚一点。
省委统战部长,主要负责全省统战工作,一般由新晋的常委担任。
省委秘书长,是省委的“大管家”,具体负责省委机关日常工作,主持省委办公厅工作。
省会城市书记,大家以想起来的一定是李达康,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实权堪比常务副省长,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也是竞争省长的热门人选。
省军区司令员,根据中央的指示,每个省的司令员都进常委,只是排名一般靠后,通常不参与省内的具体事务。
副省级城市或者省内经济主体城市的市委书记,比如广东的深圳、江苏的苏州,福建的厦门、山东的青岛等,其市委书记均位列省委常委,其地位高于没有入常的副省长。
常委排序: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这三个是固定的,位列党委班子前三;其他常委则按“入常”时间排序,如果同时“入常”则按提拔为副省、副厅或副处的时间排序。
以上是省委为例子,其实到了市委,县委,也是大差不差的,能进市委常委、县委常委的基本都是类似的官员,也是当地权力最大的官职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