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河北传媒学院
学校介绍 河北传媒学院是一所以传媒艺术为主,艺、文、工、管、教等多学科兼容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备案,学校代码为12784。 学校始建于2000年,由第十二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国家督学、第十三届河北省人大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精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先生创办。2007年升本,2011年获得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3年开始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5年被河北省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20年被河北省确定为“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戏剧与影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增列为学位授权点。 学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有兴安校区、警安校区和鹿泉校区3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数字艺术与动画学院、舞蹈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艺术体育学院、足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 设有51个本科专业、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休闲体育、摄影、表演、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学、舞蹈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李锦云校长领衔的“县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传播教师团队”入选“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李锦云校长作为带头人的“跨专业课程联合实践教学团队”荣获“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有多人获评“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教师”“省管专家”“河北省三育人标兵”“河北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拥有“媒介融合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全媒体数字音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24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4000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每年可供3000名学生实习,1200平米演播厅、400平米融媒体演播厅、全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特种摄影实验室、混录棚、拟音棚、预混棚等达到国内和行业先进水平。 图书馆中外文纸质图书193万册,电子图书239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3.7万种。购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超星汇雅电子图书、畅想之星电子图书、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e博在线等数据库24小时供读者使用。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引进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并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手机端使用电子资源、浏览图书馆各类服务信息、馆藏图书查询和网上续借等服务。安装了超星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e博在线触摸屏综合展示系统等固定电子资源阅读平台。校园信息化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要求。 近五年来,承担《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融合媒体视域下媒体经营管理研究》等国家及省厅级以上纵向课题270多项,横向课题9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60多部,播出作品190多部,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40多项,获得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励670多项。 摄制的电影《傍晚向日葵》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摄影两项提名、第56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雷米奖、巴塞罗那环球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智利南锥体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故事片奖等奖项。同时先后入围西班牙马德里电影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推出电影节、戛纳世界电影节、阿根廷圣克鲁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荷兰新视野国际电影节、第12届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电影节等,并分别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三十届大学生电影节“南国(珠海)电影周”和第28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旗》获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儿童片、最佳音乐三项提名奖,电影《绿色长城》获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科教片奖。原创舞蹈《中国梦•太行情》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乐婆婆的心事》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动画片《郭守敬传奇》获国家广电总局立项。纪录片《美丽秦怡》获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盛典银贝最佳纪录短片奖。专题片《中国城轨》《维持原判》《今日横街镇》、动画片《天眼归来》《海底小纵队》等在中央电视台和大型门户网站播出。原创舞台剧《小兵张嘎》《幸福国际庄》等连续在国内外演出。承接了电影《建党大业》《建国大业》《突击再突击》《吕建江》和电视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区小队》音乐制作及后期剪辑。师生摄影作品、视频作品多次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比赛并获奖,舞蹈、音乐等专业师生多次参加央视、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网络春晚、五一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演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国家和河北省重要活动或会展的解说,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主播方向学生杨旭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冠军。声音作品经常被主流媒体或文化项目所采用,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的公益海报设计、绘画、京绣及其他手工艺作品屡次获奖。 学校遵循“传媒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道义”校训,把培养“有良知、守道义、重文化、强技艺、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立足之本,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结合,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按照“学—练—干—创”四个环节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形成了“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全国十大民办高校”“全国5A级社会组织”“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十佳高校团委”“河北省红色社会组织”“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省级示范学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创业之星优秀组织奖”等多种奖项。“文化新零售电商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物联网智慧舞台研发基地”等多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中央和国家重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及各大网站先后予以报道。连续多年被校友网和其他评审机构评为中国顶尖级民办大学、全国民办艺术类高校第一名、河北省民办高校第一名。 现任校长李锦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专家、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外国语大学
学校介绍 吉林外国语大学是吉林省重点高校。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通过司法公证,将学校所有资产全部捐献给社会;2007年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省重点高校”;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单位;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硕士)的培养试点民办高校;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所在美国开办孔子学院的民办大学;2016年成为全国唯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民办大学;2017年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的民办大学,圆满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2022年入选吉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A类)。 学校现已成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示范基地,吉林省应用型高素质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地区语种最多、特色鲜明的世界多语言文化教育中心,吉林省培养“多语种翻译+”人才和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摇篮。 3A051E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市净月潭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7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68万平方米。校园内山水环绕的自然气息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凸显环境与人文的统一,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拥有在校生14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556人、研究生1501人,外国留学生300多人,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外籍教师80余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巴西、日本、韩国、埃及、伊朗、印度尼西亚、泰国、蒙古、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乌克兰等国家。 学校设有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西方语学院、中东欧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国际艺术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国际冰雪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了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蒙古语、印度尼西亚语、波斯语、波兰语、捷克语、泰语、塞尔维亚语、匈牙利语、希腊语、乌克兰语、马来语等21个外语语种;拥有翻译、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会计、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出版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专业领域,涵盖文、经、管、教4个学科门类。其中,翻译硕士覆盖英、日、俄、朝、德、法、西、阿、意9个语种。学校开设50个本科专业,涵盖21个外语语种以及文、经、管、教、艺、工、法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双外语”和“小语种+英语+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语种翻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吉林省培养“多语种翻译+”人才和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摇篮。 学校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村)、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有13个吉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6个吉林省品牌专业,8个“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5个“十三五”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省级以上特色专业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2个省级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等16个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1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国家督学1人、国家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各教指委副主任、委员9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各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6人,吉林省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54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10人。24门省级一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优秀课、1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硕士双学位等留学项目;获批5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合作开办金融学专业、与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合作开办德语专业(翻译方向)、与西班牙卡塔赫纳理工大学合作开办西班牙语专业(企业管理方向)、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开办俄语专业,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办朝鲜语专业;拥有“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招生资格;加入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阿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300人左右;每年学生出国出境参加本科双学位和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以及长、短期语言文化交流达800余名,部分专业学生出国比例达到100%。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完备,拥有大型综合性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建有非外语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涵盖经济、管理、计算机、心理健康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世桥大厦,为学生提供“多位矩阵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多元发展空间。学校有同声传译实验室、机辅翻译实验室、数字化语音室、数字录音室、智慧教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微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以及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室内游泳馆等各类教育教学和文体设施。学校图书馆是一所集文献收藏、学习阅览、交流研讨、科学研究、文化休闲为一体,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元素的开放式图书馆,拥有一流的服务设施和WIFI覆盖的网络环境,有中外文纸质和电子图书286.5万册,电子期刊73.4万种,数据库43个,全年355天开放。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走公益性办学道路的办学思想。学校是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坚定地提出公益性办学、不要个人回报的学校,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进行财产公证的民办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使吉外成为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外文化合璧之桥梁”的先进办学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最认真、最负责、最好的教育;学校提出办学要无愧于“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时间、社会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良心”。在这一思想主导下,学校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苦练内功、强化管理、精品办学、打造品牌。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上,实施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三个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形成合力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交叉任职;在工作制度上实行了联席会议;在工作内容上实现了融合渗透。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和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和寝室四级管理网络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重育德、育心、育体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强调“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成才观,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制定和实施了《本科全套人才培养规格及方案》和《五育并举工作方案》,坚持德育铸基、智育固本、体育强身、美育浸润、劳育淬炼,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科学设计了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制定和实施《实践教学指导大纲》《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大纲》及落实这两个大纲的《实施细则》,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了教育和教学计划之中。 学校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现有社团、专业俱乐部197个,校级综合类社团30个。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国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 531B31 学校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抓教风带学风;通过“致远、务实、求精”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自强自律,求是求新”的学风的“三风”建设以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三化”建设不断强化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大力开展以“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天下大事必从细而做”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近三年,学校学生参加的各类专业比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24项、省市级奖项1545项,涌现出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省级优秀班集体”“省、市级文明大学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学生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成为学生的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始创于1998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用现名,是由“985”“211”重点建设高校东南大学用全新的办学理念和运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它是东南大学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本二层面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实行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教授任董事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教授、东南大学总会计师丁辉教授任董事会副董事长,郑家茂教授兼任学院院长。2012年3月,学校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成为江苏省首批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试点的独立学院。 学校坐落于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基地——浦口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畅达。地铁三号线贯通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四牌楼校区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以及市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学生可最大限度共享东南大学教学资源。 学校设有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制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础部等7个院(部),9个党政管理部门,2个直属单位,设有30多个本科专业,现有师生员工1万余人。 校园风景优美、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拥有现代化图书馆和先进的各类实验室,办学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方便快捷。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计算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三个院级公共实验中心和金工实习基地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各专业均建有综合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17万余册,并共享东南大学的全部电子图书资源。校园网主干千兆,覆盖所有教学和行政区域,与东南大学主校区千兆互连。学校现有学生食堂1.6万㎡、浴室1000㎡、超市1000㎡、学生宿舍14.5万㎡。2021年新增成园学生宿舍和食堂投入使用,增加宿舍面积37737平方米,食堂面积5195平方米,道路64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标准体育场、室内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学生活动场地。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学校秉承东南大学百年办学优良传统,紧密依托东南大学雄厚的学科资源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人才需求大、国内有影响、就业前景好、支撑力量强”为专业设置原则,所设专业以社会需求旺盛的工科专业为主。2007年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我院17个专业列入江苏省本二批次招生,2014年全部专业(含方向)列入本二批次招生,是全国列入本二批次招生专业和人数最多的独立学院。 学校拥有以东南大学专家教授为核心的一流教师管理团队,坚持选聘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坚持选聘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咨询顾问;各专业拥有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领衔、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爱生敬业的专任教师队伍;并申请包括长江学者、“杰青”科学家、千人计划学者、博士生导师等在内的一批高水平教师担任各专业的讲座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建有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确保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建有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东南大学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全面指导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努力搭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实践平台,成立了创新实验室,启动“大学生创新课题立项计划”。设立32个学生社团和4个学生艺术团。为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提供丰富的载体和条件。学校将创新实践与各类竞赛相结合,组织学 生参加国家和江苏省内的各类竞赛活动,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4000余人次,获奖数和获奖等级位居全国民办本科院校的前列,且已超过省内众多公办本科高校。 学校秉承东南大学百年办学优良传统,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努力构建体现自身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不断加大转专业自由度,并设置辅修专业制度;对重要的基础课实行分级分层教学,为不同学业基础、不同发展取向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做学结合”“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优才优育”“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三年,学校依托东南大学的国际合作资源,以选派交流生、硕士项目学习、暑期游学等形式进行国际交流400余人,为学生出国深造搭建平台。 求真求美、成人成贤,人才辈出、桃李满园。我校毕业生以“知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年终就业率在95%左右,有一大批学生被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石化集团、南瑞集团、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录用。近五年,学校共有750余名毕业生被南京地铁、上海铁路局、杭州地铁、厦门地铁、合肥地铁、常州地铁、无锡地铁等录用。 2017年至今,我校共有1600余人被录取为研究生,其中相当一批学生被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厦门大学、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华盛顿州立大学(美国)、华威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东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学校大部分专业考研升学率超15%,其中“985”“211”高校录取率占比超过30%,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2010年6月,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全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独立学院。2012年10月,学校被授予“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是全省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两所独立学院之一。近年来,在江苏省教育厅的专业抽检评估中多次以全部为A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并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共青团考核优秀”“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玄武区征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又好又快发展的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将坚持“创模式、改机制、拓资源、求特色、图提升”的发展战略,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创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质量应用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高校。 学校始建于1997年。200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开始实施国家计划内招生。2011年,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更名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河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学校升格本科院校,更名为现名。 学校占地面积千余亩,自然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馆藏图书数量充足,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专业实验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等一应俱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面向生产管理一线,政治合格、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办学二十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毕业生64000余人,学生就业分布全国,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土木与建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数智产业学院7个二级学院。 学校坚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培育办学特色。先后与新龙科技集团创建软件产业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数智财经产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建华为现代产业学院,与百度合办区块链工程专业,与清博教育集团合办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与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学生提供双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及国际产学研合作等各类型、各层次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被评为“全国就业质量建设示范高校”“河北省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教育单位”省属“红色社会组织”“平安高校建设先进单位”,办学年检中多次被评为优秀院校。学校在“挑战杯”“学创杯”“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品茗杯”等全国知名赛事中获得佳绩,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文艺作品入围“荷花奖”终评,优秀的办学成果和事迹在中央和国家重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和各大网站予以报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修德凝道”的校训和“闯、创、容、融”的大学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战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在建设具有良好质量信誉、较大社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道路上自信前行。 学校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为引领,科学整合了信息技术、建筑及装饰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文化和艺术5个专业集群,对接信息技术、建筑装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商贸流通、艺术文化5个产业链,构建了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我省高校中开设IT类本科专业最多、最全、最新的高校。共开设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测绘工程、智能建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金融工程、跨境电子商务、会计学、网络与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数字媒体艺术42个本科专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无锡太湖学院
学校介绍 无锡太湖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多学科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无锡市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占地2000亩,师生20000多人,被誉为“花园中的大学”,毗邻上海,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源于百年传承的“双一流”大学——江南大学,创建于2002年,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2019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无锡太湖学院位居江苏省同类高校榜首。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无锡太湖学院位列全国第6名,江苏省同类高校第一名。 师资雄厚 人才辈出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192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95%以上,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优秀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和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特聘国外名校兼职教授、国内产业教授等优秀人才300人。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横向课题等共459项;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CSCD等高水平论文586篇,获国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等100多项。 热门专业 特色鲜明 学校设有物联网工程学院、智能装备工程学院、智能建造学院、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苏格兰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学校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入选数居全国同类高校之首;拥有设计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高校A类品牌项目“会计学”专业;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设计、工程管理、物联网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会计学等15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实验室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入选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南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和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入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物联网、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为特色的新型工科,数据金融、网络会计为特色的经管学科,视觉设计、三维动漫为特色的艺术学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学科以及健康护理、创新创业等实验实训平台,服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 校企合作 质量领先 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学校与阿里巴巴、罗克韦尔、中兴通讯、中电集团58所、国家超算中心、红豆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教学基地298个,提供高质量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3D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希望之星”、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江苏省高校高等数学竞赛等国家、省级高水平竞赛中获奖950余项。 国际合作 全球视野 广泛开展与国外名校和国内“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全球大学排名400+高校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联合成立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通过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高端应用型人才;与英国东伦敦大学、苏格兰大学、霍尔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国际名校签署“本硕博直通校际合作协议”;与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批著名高校开展访学营项目,每年有很多学生出国交流、留学深造、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就业创业 前景广阔 就业渠道宽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学校每年组织百余场校园供需会,近三年每年有35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2000多个,岗位数与毕业生数之比达18:1,充分满足了毕业生就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近年来涌现出大批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其中,村官代表郭长鑫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亲切接见,其创办的企业年产值2600多万元;创业代表杨东华创办的实体公司年产值4000多万元;刘楠创办科技公司获巨大成功,荣获江苏省“十大创业标兵”。 护理学院优秀毕业生、无锡四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陆海林在2020年疫情期间驰援武汉,被誉为抗疫“最美逆行者”。 全国典范 声誉卓著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经世致用”校训精神,坚持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等3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高校,当选为全国新转设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全国非营利性高校联盟副主席单位。《人民日报》连续三次报道学校先进经验,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报道学校办学业绩500余次,学校多次在教育部召开的大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成为全国同类高校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黄河交通学院
学校介绍 ● 河南省唯一的交通类普通本科高校 ● 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 河南省文明学校 ● 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 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 河南省平安校园 黄河交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培养交通运输人才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在校生1.9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修德、启智、博学、笃行”的校训,面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办学,先后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黄河交通学院地处郑州“一刻钟经济圈”内,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隔河相望,乘坐城际列车从郑州火车站至学校仅需十余分钟,交通便利,环境宜人。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75.33亩,建筑面积69.09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094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680人。另有外聘教师433人(全职外聘207人)。专任教师(折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45.93%,自有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8.24%,自有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0.88%。有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文明教师8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5.72万册,校园网万兆互联、千兆到桌面,学生公寓空调、洗浴设施齐全,教学楼、实验实训楼、体育馆、餐厅等设施功能完备,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设计系、公共体育部、基础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等学院(系、部),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现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8个,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7个,河南省综合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个,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3门,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河南省教学成果奖1项,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215个,校外实习基地92个。 学校建设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位居河南省民办高校前列。学校在全省首家成立了高校社科联,科研竞争力逐年增强。 学校不断深化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紧密对接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先后与郑州高端装备与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河南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6个产业学院,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个。学校在南校区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共同打造产教融合汽车实验实训基地、河南省首个汽车检测认证行业产学研合作基地、河南省首个获得授权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第三方机构、河南省新工科(车辆工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河南省汽车电磁兼容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形成了以现代交通运输行业为主体,面向现代制造、智能建造、现代服务、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辐射的良好就业格局。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为平台,成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获得了“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实施“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专创融合”能力培养。学生先后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河南赛区、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河南省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奖。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成效凸显,学校学术讲堂——“黄河讲坛”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荣誉称号,学校青春志愿服务队荣获河南省高校“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大学生先进群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知行合一、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人民满意的十大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十佳示范院校”“河南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河南省征兵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近百项重要荣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黄河交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行业知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学校介绍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汇华学院坐落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雅,是一所园林式书院。学院现设有9个学部,53个本科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汇华学院秉承河北师范大学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校本部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全部主干课程的教学。 建院以来,汇华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26号令,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精心培育人才,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规范、具有我院特色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010年我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我院名列校友会2018中国师范类独立学院排行榜第7位。在武书连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我院名列第19位,在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分榜中位列第3,就业质量分榜中位列第6。 汇华学院以建设国内一流独立学院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遵循“改革兴校、质量立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想,坚持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广大学生努力进取,学习成绩、综合能力普遍提高。多名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重要赛事上屡获殊荣,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院考研录取率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连续多年达到20%以上。建院20年来,汇华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3.5万余名。学院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牢固树立“招—培—就”一体化就业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开拓校内外实践基地,与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君乐宝乳业集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省直第一幼儿园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及就业提供服务与保障。学院多次荣获“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6年保持在90%以上。学院师范类专业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和选拔优秀学生积极参与“顶岗实习支教工程”,截至目前,共有14个专业的18500余名学生参加了23期顶岗实习,实习单位覆盖河北省70个县、区及北京、天津、新疆部分区域的300余所学校。2013年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河北师范大学视察,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我院历史学专业学生耿佳嘉、美术学专业学生安静慧有幸与总理交谈,聆听总理的教导与嘱托。 汇华学院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河北省两任主管教育副省长刘健生、龙庄伟先后到学院视察,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到学院考察,对学院的发展建设、管理工作及软硬件环境给予了肯定。 蓬勃发展的汇华学院正展开强壮的双臂,迎接更加绚烂的明天,全体汇华人怀着满腔的热忱,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而不断努力奋斗!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河北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原河北师范大学西校区] 邮政编码:050091 办公电话:0311—80785888 传真:0311—80785999 乘车路线:新火车站乘46路汇华学院站下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大学前身可追溯到建于1937年的国立中正医学院、1941年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和1946年的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1954年原第六军医大学(南昌)、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合并组建第七军医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根据军委改革方案和陆军整编命令,以第三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为基础,纳入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新疆呼图壁)、解放军第八医院(西藏日喀则)、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河北石家庄),组建陆军军医大学。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改建为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由陆军军医大学领导管理;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改建为陆军第九五八医院,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管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日喀则分院改建为陆军第九五三医院,仍由第二附属医院领导管理。大学是一所医学类高等教育院校,主要面向陆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培养医疗卫生军官和文职人员,同时面向全军培养医疗卫生士官,主体培训任务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现职军官初级基本培训;同时,还承担现职军官辅助培训、文职人员培训、预选士官培训、士官升级培训、直招士官岗前培训、对外军事培训、新兵入伍训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和地方应急医疗救援力量培训等任务,是陆战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特色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军队卫勤保障重要力量、陆军卫勤决策咨询中心和白求恩精神文化传承阵地。 大学机关编设“一办七处”(办公室、教务处、教保处、科研学术处、政治工作处、纪检监察处、安全管理处、供应保障处)和职业教育中心、教学考评中心、教研保障中心、服务保障中心、警通勤务连,下设基础医学院、军事预防医学系、药学与检验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高原军事医学系、全科医学系、医学心理系、护理系、陆军卫勤训练基地、研究生院、外训大队、士官学校(含附属医院)、边防卫勤训练大队,以及西南医院(含陆军第九五八医院)、新桥医院(含陆军第九五三医院)两所附属医院和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学占地面积9079亩,本部驻地重庆。开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授权点6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授权点71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中心)7个,教育部、军队重点实验室37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化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ESI前1%。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80人,三级以上教授24人,“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1人,“国家优青”和“青年长江”36人,1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 大学始终坚持姓军为战办学方向,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创立了鲜明的军事医学办学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文化体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先后为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20万名,成长出18位院士、160位三级以上教授和100余位将军。“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科生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各类竞赛屡获最高奖,勇夺全军首届勇士杯、陆军首届精武杯军事技能竞赛野战救护第一名;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9篇、全军优博优硕论文104篇、重庆市优博优硕论文209篇;任职教育形成野战外科、野战内科、野战护理、野战检验、军事心理、高原医学、维和军医等系列培训特色;培养的卫生士官深受基层部队欢迎。军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拥有我军唯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管实验室、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我国最大的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在战创伤救治、高原病防治、军事预防医学、新概念武器损伤医学防护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直接面向部队、服务战场的重大创新成果,主持修订全军《战伤救治技术指南》,牵头制定《军人通用健康标准》《高原部队人员用氧标准》等27项国家军用标准,成功研制我国首列卫生列车、我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以及53种系列战救器材,获得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为标志的1900多项科技奖励。医疗服务保障品质卓越。两所附属医院及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烧伤、战创伤、肝胆、骨科、心血管、呼吸、感染、眼科、神经等学科临床救治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微创外科、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生物治疗、辅助生殖、基因诊治、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前沿技术。常年承担驻渝、驻藏、驻石家庄等地部队3.5万余名官兵的体系医疗保障任务,指令性帮带27家军地医疗机构,整体帮带驻青海、西藏6所部队医院,实施“红色军医边关行”活动,常年派遣医疗队深入高原、边防、海岛,每年对陆军所有旅团级边海防部队巡诊一遍,形成了“三线一海”为军服务品牌,多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卫勤战备建设坚强有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建有“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卫生列车模拟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高标准完成全军机动卫勤力量整建制基地化训练、“联合救援-2016”中德卫勤实兵演习、全军“生防坚盾-2019”实兵检验性演练、陆军医院专业人员比武竞赛、陆军卫勤“三法”(保法训法建法)集训等任务,多次代表我军赴国外执行联合演练、国际救援、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连续6年选派军医专家组援建埃塞俄比亚国防军总医院。作为我军战略卫勤力量和国家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在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抗击新冠肺炎、汶川玉树尼泊尔抗震救灾等数十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此外,先后五次组建女兵方队参加首都阅兵等重大活动。 面对新时代新的使命任务和要求,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紧紧围绕陆军“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要求和转型建设形势任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为根本,紧扣“建设部队满意、世界一流军医大学”办学目标,发扬“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办学思想,树立“军事医学部队一流、通用医学世界一流”建设标准,弘扬“求实、创新、勤奋、献身”优良校风,立足陆军、面向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校、改革强校、科技强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20年10月23日更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学校介绍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内财经名校、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京财经大学创办,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的独立学院。 学院目前有桥头和福建路两个校区:桥头校区位于镇江市桥头镇,占地10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福建路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铁路北街128号,占地22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市高淳新校区位于南京市高淳区鹿鸣大道66号占地近千亩。学生一年级在桥头校区就读,待高淳校区具备办学条件且履行办学地址变更程序后,迁入高淳新校区学习。 学院传历史之底蕴,承江南之瑰丽,文化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桥头校区位于南京东郊“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下,坐落在开埠1300余年的下蜀桥头古镇。1923年,中华三育学院在此兴校办学,百年沧桑,历经变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传统一脉相承,校园文化薪火不辍;新时代新学校园丁学子浸淫其间,必如老树新枝,茁壮成长。福建路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校区周边著名学府、科研院所林立,高端产业、知名企业总部云集,江南第一文枢美名发扬光大,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经济引擎高速运转,为红山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空间。高淳新校区地处石臼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南京地铁S9线路直达),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瞄准江苏为主的沿海发达地区,面向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旺盛需求,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振兴大业,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经管文法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紧密依托南京财经大学的优质学科和师资资源,坚持经管为主、兼具文法的专业特色,设置国际经贸系、金融税收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和文法系等5个系,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法学、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保险学、税收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15个本科专业。其中,税收学、市场营销2个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目前在校生一万余人。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按照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强化特色、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积极落实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断强化通识课程改革,积极引进优质在线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开放办学,主动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先后与南京市税务局、中国人寿、南京万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浙商证券、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宏图三胞高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并以实习基地、专业共建为平台,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努力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坚持以南京财经大学优质师资为依托,在稳步推进自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宁镇扬地区高教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结构合理、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优秀教师队伍。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强,悉心关爱学生成长,正确引导学生发展。近年来,全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研究课题百余项,先后在全国微课教学大赛、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 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坚持教育引导、规范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入学教育、诚信教育、无监考考试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营造风清气正、共同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建院以来,学院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在全国独立学院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多次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左右。 学院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代顿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英国林肯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近年来,数百名学生相继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等海外名校留学深造。 学院以开放、包容、和谐、大气的理念着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常年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来校讲学,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术活动。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学院以30多个学生社团为载体,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开辟“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活动月”等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同学参与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竞赛,提升素质、锻炼能力,努力为他们成长为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2019年,顺应国家对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南京财经大学携手安徽新华集团,拉开了历史性战略合作的序幕,为红山学院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全体红山人将在新的合作机制下,按照“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要求,锐意改革,矢志进取,不断提升独立规范办学能力,大力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水平,共同谱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开启新时代新起点,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全面提升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皖江工学院
学校介绍 皖江工学院坐落全国文明城市、“诗仙”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于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 学校现有霍里山和郑蒲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4725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0256.53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778人。教职工1032人,其中专任教师8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706人,占专任教师84.05%;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428人,占专任教师的50.95%;其中长江学者1人,二级教授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27人,占专任教师的27.02%。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 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10个教学单位。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招生专业34个,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结构。省级及以上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4项,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构建了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特色专业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4个。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搭建科研平台。学校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各类实验室71个,其中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设研究所10个,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1个,高新技术研究院1个。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496项,其中省级课题152项,市、校级课题344项;出版著作、教材115部;发表学术论文1425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论文238篇;取得受理、授权专利399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8400余万元。学校是马鞍山市首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引领作用和科学研究对教学促进作用。建校以来,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各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1500余项,其中国家奖308项,国际奖38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设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内有创业模拟实训室和孵化室等,年均参加创新实践竞赛学生达5000余人。 学校实施“卓越人才教育计划”“闻天班”等特色育人工程,教育教学成果明显。建校14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近33000名合格本科毕业生。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近3年连续接近15%,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2022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20%以上。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左右。学校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发展已进入了“工学为主、水利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