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在宁古塔(现宁安市)两等小学附设的师范学堂。1990年以后,牡丹江师范学校、...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正常
公司全称: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曾用名:-
法人代表:周世华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6954万
信用代码:1223100041435305XA
参保人数:-
注册地址:牡丹江市西地明街七号
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53-6559107,0453-6559108,0453-6559109,0453-652350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93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学校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是我市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乌盟财贸粮食学校、乌盟农牧学校和始建于1979年的乌盟工业学校3所全日制中专学校。2004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我院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校院校,是全区10所优质校之一,标志着我院跨入了全区高等职业教育前列,也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学院下设畜牧兽医系、机电技术系、建筑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农学与马铃薯工程系、商务信息技术系、学前教育系、中专部、综合能力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现有招生专业36个,涵盖了12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市场营销、园林技术、会计、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7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从2015年起学院先后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集宁师范学院等合办5个本科专业。 学院有主校区及平地泉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0067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近78301.34万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现有教职工543人,专任教师395人,高级职称1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5人),硕士以上学位150人。专任专业课教师338人,“双师”素质教师176人占比52%。 学院立足乌兰察布,服务内蒙古,紧紧围绕乌兰察布市统筹推进以产业创新拉动发展转型、数字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和传统产业高端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充分就业提供保证。目前,学院与80余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其中与北京国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风电集团、中兴集团云泰互联网公司、中德诺浩、北京顺丰速递公司、首都国际机场、神华集团、神舟高铁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人数每年在800人以上,在全区高职院校中,订单培养位居前列。学院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入企业中间,了解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与企业一起着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最大程度解决企业人才需要。现有在校生10326人,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85%以上。 近年来,学院积极承担全市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技人员培训,转业军人培训,妇女干部培训等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人数达四万余人,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和“星火学校”,“全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学院组建科技团队,专门为农村牧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助力乌兰察布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学院成立以来,在市委政府和教育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使学院步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快车道。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在学院获得荣誉的同时,学生在各种技能比赛中捷报频传,获得国家级大赛奖10 项,自治区级技能大赛奖33 项,市级技能大赛奖50余项。当前全校万名师生正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学院建设成为自治区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青岛电影学院
学校介绍 青岛电影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金沙滩畔,占地509亩,202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完成转设,由青岛市直国有大型企业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发集团”)全资举办,是一所国有民办性质的影视类本科高校。 学校前身为2011年创办的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历经十余年发展,学校奠定了影视专业教育的基础,办学成果显著,社会声誉良好,曾获得“十大特色独立学院”荣誉称号,获评6星中国应用型大学,位列校友会2022中国艺术类最好民办大学第一名。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特色显著,设有文学系、导演系、表演系、摄影艺术与技术系、录音艺术与技术系、视觉艺术系、动漫艺术系、传媒管理系和基础部(思政教学部)等9个教学机构,以及影视创作中心、图书馆、国际教育学院等3个教辅机构,形成了以影视艺术为主,涵盖艺术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等5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集教学、科研、创作实践于一体的影视艺术领域高水平教师队伍,各系系主任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均由北京电影学院富有管理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由影视教育行业资深教授和学历高、观念新、技能强的中青年教师亲临主讲。 学校影视艺术类设施设备先进,拥有大量国内国际一流的专业器材,投资近两亿元配置了用于偶动画拍摄的迪生MOCO顶尖运动轨道拍摄系统、学生观影的比利时国际知名巴可电影放映机、教学和学生实践的国内顶级大疆无人机、业内知名的德国特图利(Dedolight)电影灯光器材、美国欧特克(Autodesk)公司旗下电影后期全流程剪辑、特效合成和调色的软硬件等先进教学设备。 学校倡导一专多能综合发展,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截至目前,成功组织学生联合创作完成300余部影像作品,斩获国内外数百个大奖,多个作品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荣获美国洛杉矶短片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纽约独立电影最佳短片奖,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角单元,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赞誉。 学校依托举办方海发集团体系下的影视产业基地,联合青岛影视局以及优秀影视企业,建立了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影视产教融合基地,通过“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产教深度融合。 学校将按照山东省影视产业发展规划和青岛市“世界电影之都”建设要求,主动对接国家影视产业发展需要,充分整合国内外影视文化资源,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产教一体影视艺术类人才教育与输出高地,为打造青岛“世界电影之都”、完善我省影视产业链布局、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我国全面建成电影强国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全日制非营利普通高校,历经21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花溪大学城,规划占地1445亩,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为社会输送了40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平均就业率在96%以上。 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提高就业率,把学校建成省内特色、国内外有影响、全国一流职业院校。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贵州、面向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北海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北海职业学院坐落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美丽的滨海城市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于2003年8月8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7年1月的北海市师范学校,至今已有46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先后整合北海市技工学校、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现有校本部、北校区、工业园区校区、东校区四个校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旅游商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育与康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1所附属实验幼儿园,有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广告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53个专业,有29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90个签约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在校生规模18000多人,教职工912人,专任教师727人,其中,博士、硕士286人,双师型教师285人,副高以上职称191人。目前,占地1200亩的新校区项目建设正抓紧推进,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办学条件更加优越,办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特色兴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秉承“汇流纳川、修德砺能”的校训,发扬“团结拼搏、敢于挑战、担当实干、宽容友爱”的北职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素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专业结构合理、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区域领先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着力打造特色专业,构建由港口运输、电子信息、滨海旅游、财经商贸、文化创意、教育康养等专业群组成的临港专业集群。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2个、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1个、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1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20个,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等次1项、二等等次2项,建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是自治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建成动漫产业学院、建筑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数智金融产业学院、滨海体育产业学院、北部湾托幼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美心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等10个产业学院;联合北海市总工会、北海市人社局在学校挂牌建立北海市工匠学院;与京东云、惠科等行业龙头及知名企业共建了2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了一批“共享型教学工场”“校企合作工作站”和“校中店”,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 学校秉持开放办学思路,积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成功承办“2021 中国-东盟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成立了北海职业学院“中国-东盟文旅职业教育联盟”和“柬埔寨职业教育研究所”,为学校加强与国内外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不断深化育人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成绩斐然,累计获奖470多项,其中多项国家级一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玛雅啦啦队在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获3项冠军;学生男子气排球队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冠军,刷新了广西大学生大球类项目全国比赛最好成绩。学校连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自治区“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卫生学校”、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四十余载栉风沐雨,北职人砥砺前行;四十余载沧桑更迭,北职人孜孜以求。未来,北海职业学院将积极抢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遇,认真落实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要求,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坚定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奋力谱写北海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IVT),坐落于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亲自提议,1997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学校成功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形成了混合所有制办学、校企深度融合、国际合作交流三大办学特色。学校遵循“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依托苏州光华教育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优质的品牌资源,紧贴园区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立足园区,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近4万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获得企业、学生、政府、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商学院、人文与国际学院五大学院,面向区域紧缺和新兴产业需求,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53个专业,覆盖了苏州地区主要的产业领域,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就业需求。 学校拥有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工程经验足的师资队伍和生产型、产业化、研发性的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先后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航天航空、生物医药、建筑装饰、现代物流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合作共建了108间校内实训室。持续创新育人模式,“教学工厂”“24人小班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宽基础+活模块”“活页教材”等“三教”改革稳步推进。 办学绩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学校相继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全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院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高等工科教育和产业合作教席”研究基地;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教育厅授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办学经验多次被CCTV、《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全国高考统招计划,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坐落在国际花园城市—— 厦门。校园环境优美,教学与生活条件优越,配套设施完善。学校目前设有健康产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9个二级院部。 在专业建设方面,共设有34个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招生专业,其中“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38项,省市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 在技能竞赛方面,2016年学校在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投资理财规划大赛”中荣获2个团体一等奖,1个个人一等奖。在第九届、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福建赛区)、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均荣获省级特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2019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在中国零售新星大赛华东二区区域赛、中国零售新星大赛总决赛均荣获团体赛一等奖,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企业沙盘模拟经营赛项中荣获团体赛一等奖。2020年在厦门市职业技能竞赛市场营销赛项、建筑CAD赛项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2021年荣获国家级行业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行业赛中银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始终坚持走“育人为本,素质为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泉舜集团、厦门公交集团、用友新道、厦门好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豪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天鹅国际大酒店、大唐移动、宗城(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泉州酒店、厦门市第三医院、厦门市伍心养老院(连锁)等知名企业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合作办学关系,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第一指标,为社会输送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实现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工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校园建设方面,学校已在数字化校园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超星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校园一卡通系统、青果教务管理系统、学院网上办公系统、学院网站群系统、校园消防监控中心系统、网上心理测评系统等主要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教学资源库有厦门东海学院 VR 课程资源库和厦门东海学院校本资源库。学校办公及教学骨干网络带宽达万兆,出口带宽800M(电信600M、移动200M),共计1600 余个信息点。教学楼及宿舍楼的每个房间都有无线AP接入,校园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校WIFI全覆盖。建设云平台,资源池包含CPU核心数356个,内存总量952GB,总存储容量约为32TB,云桌面用户110个,虚拟主机42个。学校构建了优质课程资源库,提供大量的电子图书资源供师生阅读,其中包括文学、经济、计算机等五十余大类,630万册电子图书,500 万篇论文,全文总量13亿余页,超16万集的学术视频等,数据总量达100万GB。 办学二十年来,学校连续荣获“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和“市民最喜爱的教育培训机构”两项荣誉,并在厦门市综治考评中获“5A级平安校园”的称号。作为福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校在积累办学经验,巩固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以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坚持“致知力行,崇真至善”的校训,倡导“为师生谋幸福、为社会担责任”的办学理念,做有担当的教育,扎扎实实办学,为厦门经济特区,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初步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知名度不断扩大,是莘莘学子深造成才的理想学府。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是全国第一批14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第一所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名称的院校,也是地级泰州市第一所普通高校。学校隶属于泰州市人民政府。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泰州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泰州卫生学校);1985年6月,三所行业局办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泰州市职工大学;1998年3月,成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8月,泰州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院校,江苏省诊改试点院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次院校,连续四年荣获泰州市骏马奖,连续两年位居在泰高校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一名。学校先后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园林式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和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等荣誉称号。 学校坐落在泰州市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核心区域——中国医药城,占地面积1061亩,建筑面积28.75万平方米,是全国高职院校一流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和智慧校园。设有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科学部等9院1部,8个专业群40个专业。现有教职员工685人,专任教师539人,高级职称教师187人,其中正高教师2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9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85.08%。全日制在校生10883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学生6468人,每年开展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办学65年来,学校为泰州和长三角地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8万余人,被誉为“孵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白衣天使、口腔卫士的摇篮”。 学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建有国家级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智能制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校内实践实训中心64个,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285家,校企双主体学院5个。建有江苏省固体制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0个。学校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中兴通讯CLAA(中国LoRa联盟)物联网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暨“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中心”建设单位,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函授站,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首批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院校,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泰州市双拥学院,泰州网格学院。 多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400余项。近三年(2021-2023年),师生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三等奖以上奖项61项,其中,国家级大赛获一等奖1项;省级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8项。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校友对母校总体满意度均达98%左右。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泰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紧扣江苏省“强富美高”总目标,增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围绕泰州市“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新格局,恪守“厚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致力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校、数字兴校、开放办校三大战略,打造品质泰职、红色泰职、智慧泰职、开放泰职、幸福泰职五大品牌,戳力实现进入全国一流地方高职院校奋斗目标,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Henan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简称“河护职院(HVCN)”)坐落在河南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安阳,隶属河南省教育厅管理,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公办以护理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于1951年,其前身为平原省安阳卫生学校、河南省安阳地区卫生学校、河南省卫生学校,建校72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医学大中专毕业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及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积极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秉承“敦品励志、笃学健魄”的校训,依据“依法治校、勤俭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强化办学定位,为基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立足河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结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不断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做到了管理、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协调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20亩(含规划面积),分南、北两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34.2万㎡,拥有校内实训室178个、实训中心20个,建立实训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亿元,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建设有生命健康馆、医道文化馆、校史馆、党史馆、国际交流馆和现代化学术报告厅,为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平台,并拥有一所三甲附属医院和一所附属口腔医院。我校现有专任教师644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528人,占比82%,高级职称102人,占比16%,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97人。自升格成为大专院校以来,学校共完成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83项、结项125项、科研成果215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29个,发表论文2795篇,其中中文核心、EI论文159篇,国家级论文1792篇,教师参编著作教材370部。学校下设“六系两部一院”,包括护理系、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学技术系、药学检验系、国际教育系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有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30个专业和方向,其中护理、口腔和助产3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护理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专业。学校的龙头专业是护理、重点专业是临床医学、特色专业是国际教育。学校成立“河南人人紧急救助技能培训联盟”、“河南省国际护理培训中心”、“河南省老年服务与管理培训中心”,建立“安阳消防急救技能培训基地”和“安阳市养老护理康复培训基地”。学校面向全国近20多个省和直辖市招生,在校生15000人左右。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多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参与全国教学资源库建设。护理、口腔、检验、康复专业青年教师多次在全国技能大赛名列前茅,各专业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团体和个人奖项60余次。 实习就业工作得到明显突破。学校本着“确保质量,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医教协同,聚焦实习就业一体化,培育“工匠精神”,创新“1+1+1”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河南省骨科医院(洛阳正骨医院)、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口腔医院、河南宏力医院等联合办学,效果显著。积极拓展省内外实习基地,建有解放军北京301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等国内知名医院204家,覆盖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稳中有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别达到97.04%、97.68%。 学校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主动开放办学,开设国际教育系,护理专业设有英语、日语和德语三个方向,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成熟职业标准、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加强和深化与国外医学院校的交流及合作。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沙特等国家留学或就业,学校强力打造“河南护理”为国际特色品牌,为服务 “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增砖添瓦。 学校将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健康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继续发扬“开放、创新、仁爱、奉献”的河护精神,聚焦特色与亮点、着力内涵与质量,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务实重干,为实现“升本”目标,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健康中国、出彩河南、宜居安阳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为建设中原一流、区域知名的特色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中华路480号(南校区) 河南省安阳市盘庚街67号(北校区) 邮编:455000 邮 箱:2924084@163.com 联系电话: (南校区)0372-5365800、5365900、2924084(传真) (北校区)0372-2948751 招生电话:0372-2294330、5365811(传真)、2226801、2226826、2226809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展幼儿教育的师范学校,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70年办学历史。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东街9号,校园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04平方米。校内建有综合楼、实验实训楼、演艺中心、图书馆、体育馆、附属幼儿园等,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精致典雅、布局合理,不仅彰显了学校60余年的文化底蕴,也传承了哈尔滨“东方巴黎”一个多世纪的欧陆建筑精髓。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916.8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79.97万元,图书41万册。现有教职工270人,其中专任教师202人,教职工中获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89人,中级职称教师90人,获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121人。 学校形成以师范教育为主、艺术与现代服务为辅的专业体系,设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音乐制作、空中乘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和美术八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项目专业,空中乘务专业是市级重点示范专业。是哈尔滨市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哈尔滨教师资格认定人员培训基地,哈尔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哈尔滨市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践行为学为师,至真至美的培养理念,依托以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为龙头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倾力培养“文质同修、内外兼美”的新时期高水平幼教人才,多年来为社会输送数万名幼教精英,目前哈市95%以上的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特级教师均毕业于该校,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居于前列,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学校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引进慕课、微课、网络通识课等教育模式,全面促进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深入关注学生个性和艺术特长的培养,以各种校内外文艺汇演和大型文化展示活动为依托,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多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艺术教育特色,积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在众多省市大型活动中都留下了幼专学子的翩翩倩影。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毕业生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的综合素质、精湛的文艺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深受各界好评。 连续多年荣获哈尔滨市教育系统“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哈尔滨市第35届劳动模范大会模范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奖项。 今天,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的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崭新的形象崛起于北国冰城,作为龙江幼教事业的领军者,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立足龙江、面向东北三省,辐射全国,为促进省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为争创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央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是全国唯一的桥梁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风景秀丽的马影河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院占地面积341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 学院依托企业办学,突出桥梁特色育人,以交通运输类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主干,形成了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为辅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现设有桥梁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工程系、铁道运输系、思政课部、公共课部等教学系部,开设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道路工程检测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子商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14个专业。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成功入选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立项建设名单。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被列为湖北省高职特色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校内任课教师180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兼课教师4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85人、“双师型”教师72人;客座教授6人,“楚天技能名师”5人。 学院建有建筑技术、工程测量、土建工程检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桥梁装吊、桥梁施工模拟、工程机械模拟、建筑CAD及数字化成图、铁道运输管理、新能源汽车12个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为国家级实训基地,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实训基地和土建工程检测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同时,学院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与中铁大桥局、中铁上海工程局、中交三航局、武汉地铁集团、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等单位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5个。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武汉桥梁工程学院,为国家铁路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校友中走出了46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23位业绩卓著的高级工程师。他们主持的建筑工程先后荣获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3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8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8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6项国家及省市“优质工程奖”;他们中先后有28人次获国家和省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誉,134人次获国家“优秀企业家”“优秀项目经理”称号,58人次获“火车头奖章”,7人次获“湖北工匠”“大国工匠”称号;他们中先后有5人受到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有1人接受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宴和天安门阅兵观礼,有7人先后受到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总理的接见。98级校友王中美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校友秦环兵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校友王国英荣获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校友刘琴梅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校友杜操被评为湖北“荆楚工匠”、武汉市“技术大师”。 学院被誉为“桥梁建设者的黄埔军校”“土建工程人才的摇篮”,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桥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院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立足中铁、面向社会、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向,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面向铁路建设、铁路运营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和中国中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现“省内一流、业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