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西民族大学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学校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创建于...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正常
公司全称:广西民族大学
曾用名:-
法人代表:韦仕珍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20384.05万
信用代码:124500004985066494
参保人数:-
注册地址: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1-3260410,0771-3260335,0771-3263039,0771-326538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382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学校
丽水学院
学校介绍 丽水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坐落于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美誉的浙江省丽水市。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指导创办的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九次更名、六校合并、四易校址。在116年的办学历程中,丽水学院始终秉承“明德笃行”的校训,薪火相传,青蓝相继,逐步形成了“爱国爱校、唯实唯先、自立自强”的丽院精神。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丽水时指示要“抓紧筹建丽水学院”。2004年,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列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教育、农业、护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5A”级平安校园和绿色学校(高等学校)。 丽水学院现有2个校区,分别位于莲都区和松阳县,校园占地面积1257.4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47万册,纸质期刊870种,电子资源数据库34个,其中外文数据库5个。设有民族学院(华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态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3300多人,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人才6人,省特级专家、省重点引才计划专家等省部级人才6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6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领军人才等37人。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 丽水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文理并重、新兴学科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学科涵盖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其中“十三五”省一流学科(生态学、民族学、机械工程、口腔医学)4个;现有49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优势专业2个、特色专业7个,护理学、小学教育、音乐学、体育教育、学前教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优秀教材4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9门。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横向项目700多项,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梁希科普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9项。 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坚持“两山”铸魂,建设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拥有省级智库2个,发布全国首个指南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牵头组建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全力助推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两基”立根,与丽水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丽水市中小学(幼)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高水平建设浙江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丽水市唯一获省科技厅许可的有资质实验动物中心,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坚持“两特”赋能,建有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学院,现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龙泉市政府共建中国青瓷学院,与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国青瓷学堂”,全力引领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和青瓷非遗产业发展。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西班牙、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专业,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为数不多的获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开办国际学生教育,现有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3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近120人。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七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290多人。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艺术团荣获中国合唱节金奖、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清远剧社荣获全国高校“最佳学生社团”称号。少数民族体育特色鲜明,学生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队获得第五届世界大学生龙舟比赛两个项目第一名。在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评比中荣获“行星级”优秀作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荣获全国优秀团队、风采大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志愿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校团委获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内涵建设,内部治理”的主题主线,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提出了“特色发展、重点建设、人才强校、文化铸魂”的战略方针,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努力办一所“让丽院师生更自豪、让丽水人民更满意”的大学。 新阶段新征程,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使命,实干争先,勇毅前行,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潍坊学院
学校介绍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省文明校园,是省教育厅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现占地1543亩(10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320.93万册、数字资源42.5TB。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潍坊地区城市节点单位、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学校现设26个教学单位、7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成教品牌专业等30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成教特色课程等99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708个,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企业合作建设5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潍柴产业学院入选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入选首批潍坊市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教育部“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6项。 学校现有光学、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民俗文化学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建有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种植装备智能化省工程实验室、现代蔬菜种业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20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29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建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研究所、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所、法治乡村研究中心、北海文化研究院、岳镇海渎研究院、潍坊金融财政研究院、节能研究院等62个研究院所,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135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569人,高级职称人员69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60余人。有国家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46人次。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0余人,留学生50余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8人。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最高计算性能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国际国内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在20%以上,毕业生年底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攀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和潍坊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科技支持、文化教育和高端智库等服务,先后建设潍坊乡村振兴学院、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潍坊企业家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泛开展合作办学,与国内多所高校交流合作,同英国、法国、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接收近40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被确定为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当前,全校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训,发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潍院精神,深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办学治校“八大工程”,凝心聚力求突破,挺膺担当铸新篇,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云南民族大学
学校介绍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多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点和76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41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等合计约3.4万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3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72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6人、副高级职称422人、中级职称577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14人,具有博士学位469人,硕士学位924人。学校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入选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9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学校占地2545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10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万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的近百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由外交部组织的“28国外国驻华使节代表团”和“12国21名记者团”等众多国外政要、学者、记者等均到学校实地了解云南民族文化和政策,留下了深刻印象。 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学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构建了“六个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大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学校于1999年、2005年、2009年和2019年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2016年、2023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是“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 近年来,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校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学校紧紧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始终坚持“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目标,打好以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中印瑜伽学院为主体的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云南白药集团等科研院所、高校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为更好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2013年,在原有预科教育学院基础上,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落户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源。基地多次受到国家民委、云南省表彰,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回信中,提出: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学校致力于播撒友谊的种子,开齐开全了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尼语、印地语、孟加拉语、菲律宾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尼泊尔语、乌尔都语等14个南亚东南亚国家15种官方语种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共同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了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备忘录,联合共建事宜写入了《中印两国联合声明》第21条。中印瑜伽学院在我校成立,成为印度本土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项批示。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瑜伽学历教育的先河。目前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健身瑜伽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标准制定者、规则维护者、行业引领者,乃至中国瑜伽学科的奠基人。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学校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口岸建立8个培训基地,在缅甸、老挝、柬埔寨3国建立3个培训基地,同时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分别建立培训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充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广西自治区党委行政领导等均对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此外,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项目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砥砺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泉州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此后曾几度变迁,历经更名、停办、复办等发展历程。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学校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获批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八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8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8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4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15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项1项、专项奖2项。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项目或基地近10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0余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1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2000多项。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福建省一流学科1个、福建省重点学科7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6个、福建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主干学科3个。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4个。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3项,其中省级社科成果奖45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2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台商投资区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8+4”产业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邮政、绿地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首个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作品《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与80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国(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期交流、短期交流、学分互认双学位、本硕连读等20多个项目。深化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与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世新大学、文化大学、亚洲大学、屏东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多人;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为孟加拉、尼泊尔等沿线国家输送航运类人才。打造语言文化推广品牌,2005年起每年选派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共选派400多名志愿者及外派教师赴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共培训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华裔学生1400多人。作为福建省委统战部遴选的第一所在疫情期间承担海外华文教育线上培训的高校,面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华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定制课程,覆盖400多所华校,共培训1100多人。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近年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建设作出的“建设多学科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勇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校介绍 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6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7年,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我国第一所矿业类院校——东北工人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国务院同意增设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应用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4492人,其中本科生2291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82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785人,近年来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科研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与优秀团队,以及大批“双师双能型”教师。 学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有1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其中,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1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个。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136项,科技经费总额5.08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4项。现有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中心、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个省级智库和1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与俄罗斯、加拿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余年,与29个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目标方向,坚持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成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防灾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00余人。2021年2月,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筹建应急管理大学。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5个,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4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自然灾害概论)和9门省级一流课程。 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3个。建设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北川地震遗址建筑物结构抗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拥有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仪器与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科普示范基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基地。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水环境与水灾害、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培养方向。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学校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松原地震、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学校向中央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议”被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采纳,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安工程”在全国铺开,极大提高了全国校舍地震安全保障。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103万余册,“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汇雅书世界”“港澳博硕学术资源库”“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等近30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7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51万元;建有秦皇岛黄金海岸教学实习、北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北京通州科技成果转化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 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千载难逢机遇,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西安文理学院
学校介绍 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其校址前身是始建于1609年的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后陆续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 学校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九年荣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学校现有高新、关中书院和太白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高新校区为主校区,融合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风格,古今相间,秀雅别致;书院校区为关中书院原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完整保存并依然发挥教育作用的书院,文脉赓续不绝,被称为“活着的书院”。院内古树参天、钟灵毓秀,明代大儒冯从吾喻之“松风明月,鸟语花香,令人有春风舞雩之意”;太白校区现为继续教育学院所在地,学院贯彻服务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为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秉承关中书院“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的文化内涵, 弘扬“重德、笃学、躬行、崇高”的校训,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立足西安、面向陕西、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如外交部原副部长符浩、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北京大学教授窦尔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著名摄影家柏雨果、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陶建刚等。学校赓续百年师范薪火,为陕西培养了3万余名优秀幼儿与小学教师,被誉为“陕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联合培养研究生9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4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0%以上。外聘两院院士3人,柔性引进学科首席专家12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15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6个;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科技新星6人。 学校坚持“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共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重点学科1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特色线上课、一流课程等高层次课程7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7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4项。 学校深度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是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16所理事高校之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高校、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西安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高校、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校成果与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省、市两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建有陕西省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各1个。 学校坚持以服务西安为己任,根据西安加快建设国家双中心城市战略,紧密对接西安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构建了“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用结合”的生态系统,不断促进校城融合发展。政校企共建有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陕西省非开挖水平定向勘察智能装备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西安秦岭研究院、西安卫星遥感服务中心、西安廉政研究中心、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为鲲鹏产业学院等30多个研究机构;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文理学院基地、西安市廉政教育培训基地、西安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10多个科教平台。此外,中国王维研究会、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陕西省植物学会兰花分会、西安经济数学学会、西安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西安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等9个专业学会挂靠我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50余所大学开展学生学历教育、海外实习、教师培训等交流合作。现有来自泰国、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四十余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学院”、海外实习基地,搭建中泰文化教育云平台等方式,与泰国的大中小学建立了广泛的深度合作。学校承办的“西安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语言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国内外形成良好的学术反响。 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将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成为西安人才培养基地、特色研究中心、决策咨询智库、文化创意高地”为奋斗目标,扎根西安沃土,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建设,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介绍 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占地面积近1340亩,建筑面积近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1亿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藏书2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6个,电子图书418.85万册。 学校在校生2.3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艺术学院13个专业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及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现有59个本科专业(方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以及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冷链能源系统为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学校现有7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天津市高校智库,设有“双碳研究院”和“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交叉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了“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16门。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学校建有“国际酒店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1个。近年获市级教学名师奖12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教学团队17个。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66名,其中正高级155名,副高级31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655名。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一层次人选12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5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资助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团队2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现有兼职博导13名。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开展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酒店管理(中美合作)专业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评为2014-2015年、2017-2018年、2022-2023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酒店管理专业第一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以“笃学 弘毅 明德 济世”为校训,立足区域性、应用型、商科特色的办学定位,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建设商科特色鲜明、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湖北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 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湖北省咸宁市,现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61亩,校舍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留学生120余人;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70余人、博士420余人、研究生导师120余人;现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6亿元;图书馆藏书229万册,中外文期刊14万种,电子数据库33个。校园风景优美,办学条件完善,被评为“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37年创立的蒲圻简易师范学校和1965年创办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历经传承演变,2002年咸宁医学院与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咸宁学院,2012年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校1965年起开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砥砺奋进,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凝练成“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和“学生为本、学者为先、依法治校、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传统优势,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拥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办学层次。专业体系较为齐全,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及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67个。2012年,学校开始独立培养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医药与大健康、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师范教育与文化传播)、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药学、核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教育学)。 学校教学改革深入,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体育教育)、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个(爱尔眼视光学院、药学院)、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小学教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计划项目8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临床医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以较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级创新创业和实践基地4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学实践基地320余个。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2020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00余项,多次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中获奖。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草原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2011计划”1个(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辐射化学与功能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产业化团队1个(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应用型研发团队6个。近年来,学校主持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39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46项。 学校开放办学多元,对外交流频繁。学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依托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研究中心、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校企共建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中心、湖北省香花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电子仪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鄂南特色中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细胞外囊泡转化应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智慧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咸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研究院、咸宁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咸宁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咸宁桂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鄂东南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现有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9所、附属学校1所和校企合作单位300余家。学校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7个、省级校园科技创业孵化器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50余个、全国性考试考点3个。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新西兰、韩国、匈牙利等13个国家的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 八十余载栉风沐雨、弦歌不辍,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15万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海内外学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坛精英。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湖北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依法依规治校,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杭州医学院
学校介绍 杭州医学院为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从事公益服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医学院校,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 历史沿革:杭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历经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2016年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8年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历经浙江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科学院、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研究院等,1987年更名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9年,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与原杭州医学院整体合并组建新杭州医学院。 办学条件:现有临安、滨江、黄龙三个校区,青山湖科创中心和滨江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国家新药安评中心)。学校占地1456.26亩,校舍建筑面积38.21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6亿元,建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全文资源等20余种国内外权威专业数据库;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14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两百家。 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0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5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省卫生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等80人次。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最美教师等14人,全国、全国科技系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4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8人。 学科专业: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以医学为主,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融通协同发展。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共10947人。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药学、生物与医药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肿瘤科、普通外科学、临床护理学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省一流学科(A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4个学科为省一流学科(B类);有微创外科、生物医药等2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群。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等2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药学管理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药物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护理基础),省级一流课程123门。 人才培养: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甘于奉献、广受赞誉杰出校友。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日趋广泛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六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院校排名中连续六年名列前三。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和安全性研究、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究开发、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胃肠病学、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研究、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生物标志物与体外诊断转化),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肿瘤诊疗与药物研发、新型疫苗、检验诊断关键技术、数智化康复装备),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GLP认证机构、国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保存中心、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等18个科技服务平台。近五年(2018−2022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2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5项,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励15项,国家授权专利923项,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年均公开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浙江实用医学》《浙江医学教育》等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罗马尼亚瓦西里戈迪什西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搭建教师海外进修平台,引进来自葡萄牙、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外籍专家教授,促进学校师资国际化发展;不断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签署了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合作备忘录,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发展目标: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杭州医学院正紧紧围绕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坚持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和卫生健康一线,为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家国情怀、开放视野和求真博爱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浙江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贡献杭医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