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南民族大学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学校介绍
评论
(0)
薪资
(0)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正常
公司全称:云南民族大学
曾用名:-
法人代表:王启梁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6795.74万
信用代码:12530000431203352P
参保人数:-
注册地址: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2929号
官网地址
http://www.ynni.edu.cn/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71-5172133,0871-6745683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380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沪ICP备2021021796号
沪公网安备31010502006279号
相关学校
湖北文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概况】 湖北文理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地处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58年5月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66-1978年,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在此设立;1998年3月,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7月,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办学思想】 学校坚持应用型、综合性的办学定位;坚持立足襄阳、面向湖北、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坚持交通特色、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办学特色;坚持以内涵建设、实力提升、特色彰显为事业发展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等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8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现有社会工作、学前教育、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8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6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专业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湖北科创学院1个,被评为“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示范校”、“湖北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7个。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校企(地)深度融合、科教有机结合、全员协作配合的人才协同培养特色日益凸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年度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100余项。 【学科科研】 学校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机械、教育、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旅游管理、设计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39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3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有力支撑医学学科快速发展,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5项,省部级项目48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3项。年度科研经费突破6000万元;授权专利数量稳居全省高校十强。 【师资队伍】 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8个,现有教职工1678人,专任教师1183人,其中正高级183人,副高级434人,博士学位教师447人,硕士学位教师605人;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90余人,聘请隆中学者、特聘教授等20余人,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 【校园文化】 学校校园三国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校训,大力弘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和“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运动校园建设。“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像诸葛亮一样读书去”“新一代卧龙出山”等特色语系感召着青年学生求学、探知、成长。“隆中诸葛读书工程”“周末志愿服务”等活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格桑花”援藏支教团队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被中宣部评为“最美支边人物”。学校团委是高校系统唯一入选首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单位。 【开放办学】学校坚持与地方共生共荣,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四个襄阳”理念深入人心,与襄阳市及所辖县(市、区)建立密切的校地合作关系,各类合作项目有效实施,积极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明显。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对口支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组织师生积极申报各类公派出国留学、研修项目,每年选派数十名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开展科研合作。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已招收与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生二百余人。 【发展目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湖北文理学院人积极融入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主动对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和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发展战略,襄阳市“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加快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按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两阶段、第一阶段三步走”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设全国知名、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三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三明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故里、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新中国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中国绿都”、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改革创新之城、包容开放之城——福建省三明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是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12月12日正式开学的全闽师范学堂。1992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为学校前身之一的三明师范学校题词“闽师之源”。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三明学院。 学校及前身校在福建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师范教育辉煌篇章。在百廿载办学历史中,学校赓续“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温故知新可以为师”闽师精神血脉,传承致用书院“明体达用之才”经世致用文化基因,勤勉不辍,生生不息,为福建省培养输送大量师资人才。目前,三明市约80%的中小学校长、约80%的中小学教师和约60%的中小学高级特级教师皆毕业于三明学院及其前身院校。 开展本科教育以来,三明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发展成为一所以做强工科、做优师范、做特文科为导向,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校,建成以新时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20年来,先后为社会输送近6万名各级各类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1429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3亿元,拥有馆藏纸质图书176.55万册,电子图书146.33万册。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5万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82人。学校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0余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01人,市级高层次人才449人。省级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共10个。聘任1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育学科。2022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省第12位。 学校紧扣福建省“四大经济”和三明市 “433”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服务装备制造、材料化工、文旅康养、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新闻传播、土木建筑、文创设计等产业为重点的专业集群以及师范教育特色专业,并积极拓展和更新专业内涵。学校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1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016年至今,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961项,省级奖项1575项。近两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三高”论文12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突出,在历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国赛1银11铜、省赛16金17银21铜,成绩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批“福建省首批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省科技奖31项,省社科奖6项,省专利奖1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3项(含国家自然基金1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8项);承担横向课题773项。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491篇、获国家专利授权90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0余件。学校拥有40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设计+”众创空间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1个、省社科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与三钢集团、机械科学研究院三明分院等成立创新联合体,与三明市以及三明市所辖2区8县1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及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创新平台22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8个、产学研基地33个、校企联盟4个。学校被选认为省级法人科技特派员,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68个、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404名。 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厦门大学对口帮扶助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等工作。学校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以及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与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在国务院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关怀下,学校按照上海市与三明市对口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与上海高水平大学开展对口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质量的国际和港澳台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38家国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举办2个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开办4个全英文授课国际学生本科专业,已面向40余个国家招收163名来华留学生;与15所台湾高校交流合作,在办8个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1个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已合作培养2400多名应用型人才,累计全职聘请100多位台湾教师。 学校是“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全国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学校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文明学校、华夏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当前,三明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春风中,抢抓机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地方一流应用大学建设,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奋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应用型本科高校振兴发展新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重庆三峡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形成了“厚德、博学、自强、创新”为核心的校训精神;积极把握和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变革,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为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 学校占地面积3054亩,校舍建筑面积73.4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00万余册,电子图书178万余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8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7个;本科专业61个,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特色专业(群)、一流专业。近5届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及以上学生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千余人。近5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500余项,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12连冠,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团体14连冠。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近千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00余人,有博士学位的200余人。建有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欧洲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等16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多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近5年,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29项,其中,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30余个;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60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600余项,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7个,获国家授权专利千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 学校积极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与多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丽水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丽水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坐落于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美誉的浙江省丽水市。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指导创办的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九次更名、六校合并、四易校址。在116年的办学历程中,丽水学院始终秉承“明德笃行”的校训,薪火相传,青蓝相继,逐步形成了“爱国爱校、唯实唯先、自立自强”的丽院精神。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丽水时指示要“抓紧筹建丽水学院”。2004年,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列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教育、农业、护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5A”级平安校园和绿色学校(高等学校)。 丽水学院现有2个校区,分别位于莲都区和松阳县,校园占地面积1257.4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47万册,纸质期刊870种,电子资源数据库34个,其中外文数据库5个。设有民族学院(华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态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3300多人,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人才6人,省特级专家、省重点引才计划专家等省部级人才6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6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领军人才等37人。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 丽水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文理并重、新兴学科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学科涵盖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其中“十三五”省一流学科(生态学、民族学、机械工程、口腔医学)4个;现有49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优势专业2个、特色专业7个,护理学、小学教育、音乐学、体育教育、学前教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优秀教材4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9门。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横向项目700多项,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梁希科普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9项。 立足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化地方特色为学科特色,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坚持“两山”铸魂,建设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拥有省级智库2个,发布全国首个指南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牵头组建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全力助推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两基”立根,与丽水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丽水市中小学(幼)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高水平建设浙江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丽水市唯一获省科技厅许可的有资质实验动物中心,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坚持“两特”赋能,建有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学院,现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龙泉市政府共建中国青瓷学院,与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国青瓷学堂”,全力引领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和青瓷非遗产业发展。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西班牙、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专业,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为数不多的获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开办国际学生教育,现有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3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近120人。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七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290多人。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艺术团荣获中国合唱节金奖、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清远剧社荣获全国高校“最佳学生社团”称号。少数民族体育特色鲜明,学生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队获得第五届世界大学生龙舟比赛两个项目第一名。在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评比中荣获“行星级”优秀作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荣获全国优秀团队、风采大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志愿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校团委获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内涵建设,内部治理”的主题主线,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提出了“特色发展、重点建设、人才强校、文化铸魂”的战略方针,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努力办一所“让丽院师生更自豪、让丽水人民更满意”的大学。 新阶段新征程,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使命,实干争先,勇毅前行,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潍坊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省文明校园,是省教育厅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现占地1543亩(10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320.93万册、数字资源42.5TB。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潍坊地区城市节点单位、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学校现设26个教学单位、7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成教品牌专业等30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成教特色课程等99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708个,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企业合作建设5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潍柴产业学院入选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入选首批潍坊市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教育部“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6项。 学校现有光学、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民俗文化学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建有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种植装备智能化省工程实验室、现代蔬菜种业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20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29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建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研究所、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所、法治乡村研究中心、北海文化研究院、岳镇海渎研究院、潍坊金融财政研究院、节能研究院等62个研究院所,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135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569人,高级职称人员69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60余人。有国家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46人次。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0余人,留学生50余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8人。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最高计算性能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国际国内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在20%以上,毕业生年底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攀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和潍坊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科技支持、文化教育和高端智库等服务,先后建设潍坊乡村振兴学院、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潍坊企业家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泛开展合作办学,与国内多所高校交流合作,同英国、法国、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接收近40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被确定为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当前,全校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训,发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潍院精神,深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办学治校“八大工程”,凝心聚力求突破,挺膺担当铸新篇,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泉州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泉州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此后曾几度变迁,历经更名、停办、复办等发展历程。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学校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获批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八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8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8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4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15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项1项、专项奖2项。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项目或基地近10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0余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1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2000多项。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福建省一流学科1个、福建省重点学科7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6个、福建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主干学科3个。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4个。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3项,其中省级社科成果奖45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2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台商投资区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8+4”产业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邮政、绿地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首个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作品《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与80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国(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期交流、短期交流、学分互认双学位、本硕连读等20多个项目。深化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与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世新大学、文化大学、亚洲大学、屏东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多人;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为孟加拉、尼泊尔等沿线国家输送航运类人才。打造语言文化推广品牌,2005年起每年选派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共选派400多名志愿者及外派教师赴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共培训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华裔学生1400多人。作为福建省委统战部遴选的第一所在疫情期间承担海外华文教育线上培训的高校,面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华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定制课程,覆盖400多所华校,共培训1100多人。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近年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建设作出的“建设多学科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勇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黑龙江科技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6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7年,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我国第一所矿业类院校——东北工人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国务院同意增设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应用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4492人,其中本科生2291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82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785人,近年来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科研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与优秀团队,以及大批“双师双能型”教师。 学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有1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其中,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1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个。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136项,科技经费总额5.08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4项。现有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中心、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个省级智库和1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与俄罗斯、加拿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余年,与29个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目标方向,坚持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成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广西民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创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2月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6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2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弘扬“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躬行”的学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1958年元月,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广西各族群众代表,我校侗族学生代表向毛主席敬献鲜花。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称赞学校环境优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校考察,勉励我校各族学子要“志存高远、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校视察调研。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出席基层代表座谈会时亲切接见我校学生代表。 学校办学基础稳步夯实,人才培养体系完整。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1000多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380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0%。现建制26个教学学院(含继续教育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广西一流学科,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8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工总数2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多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0多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40多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百余人次。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18年以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9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大专项立项 1 项;获省部级科研项目65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200多项;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两次入选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点基地),省部级科研平台47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等荣誉称号,系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开放开发大局,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作用,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与22个国家或地区的182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分别设立孔子学院,至今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3个国家或地区的2.4万余名留学生,派出近1.9万名学生赴外留学。先后授予柬埔寨前首相洪森、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名誉博士学位。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前首相洪森,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泰国诗琳通公主,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前总理波松、时任副总理宋赛·西潘敦(现任总理)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到校参观访问。 学校桃李满园、芬芳天下。建校以来培养出了众多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还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蓝标河等一大批扎根基层、造福一方的毕业生,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5万名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各项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而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防灾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00余人。2021年2月,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筹建应急管理大学。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5个,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4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自然灾害概论)和9门省级一流课程。 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3个。建设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北川地震遗址建筑物结构抗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拥有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仪器与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科普示范基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基地。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水环境与水灾害、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培养方向。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学校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松原地震、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学校向中央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议”被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采纳,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安工程”在全国铺开,极大提高了全国校舍地震安全保障。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103万余册,“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汇雅书世界”“港澳博硕学术资源库”“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等近30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7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51万元;建有秦皇岛黄金海岸教学实习、北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北京通州科技成果转化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 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千载难逢机遇,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西安文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其校址前身是始建于1609年的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后陆续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 学校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九年荣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学校现有高新、关中书院和太白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高新校区为主校区,融合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风格,古今相间,秀雅别致;书院校区为关中书院原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完整保存并依然发挥教育作用的书院,文脉赓续不绝,被称为“活着的书院”。院内古树参天、钟灵毓秀,明代大儒冯从吾喻之“松风明月,鸟语花香,令人有春风舞雩之意”;太白校区现为继续教育学院所在地,学院贯彻服务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为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秉承关中书院“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的文化内涵, 弘扬“重德、笃学、躬行、崇高”的校训,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立足西安、面向陕西、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如外交部原副部长符浩、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北京大学教授窦尔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著名摄影家柏雨果、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陶建刚等。学校赓续百年师范薪火,为陕西培养了3万余名优秀幼儿与小学教师,被誉为“陕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联合培养研究生9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4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0%以上。外聘两院院士3人,柔性引进学科首席专家12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15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6个;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科技新星6人。 学校坚持“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共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重点学科1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特色线上课、一流课程等高层次课程7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7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4项。 学校深度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是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16所理事高校之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高校、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西安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高校、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校成果与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省、市两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建有陕西省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各1个。 学校坚持以服务西安为己任,根据西安加快建设国家双中心城市战略,紧密对接西安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构建了“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用结合”的生态系统,不断促进校城融合发展。政校企共建有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陕西省非开挖水平定向勘察智能装备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西安秦岭研究院、西安卫星遥感服务中心、西安廉政研究中心、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为鲲鹏产业学院等30多个研究机构;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文理学院基地、西安市廉政教育培训基地、西安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10多个科教平台。此外,中国王维研究会、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陕西省植物学会兰花分会、西安经济数学学会、西安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西安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等9个专业学会挂靠我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50余所大学开展学生学历教育、海外实习、教师培训等交流合作。现有来自泰国、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四十余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学院”、海外实习基地,搭建中泰文化教育云平台等方式,与泰国的大中小学建立了广泛的深度合作。学校承办的“西安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语言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国内外形成良好的学术反响。 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将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成为西安人才培养基地、特色研究中心、决策咨询智库、文化创意高地”为奋斗目标,扎根西安沃土,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建设,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