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江苏海洋大学
学校介绍 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筹),1989年教育部批复为淮海工学院。1998年至2002年,均具有4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原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连云港水产学校)。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现有苍梧校区、通灌校区、宋跳校区和墟沟校区4个校区,主校区(苍梧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总占地2193.83亩,校舍面积65.7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2100余名。学校设有20个学院,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学校建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教学科研能力兼备、理论实践并重、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9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2人,具有博士学位637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1人,江苏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世界名校类)37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32人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及人才团队11个。1位教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4位教师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聘请了蒋兴伟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海洋意识、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大调整和发展力度。目前,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8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按照“拓宽基础、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充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一流课程。构建对学生价值观念、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具有清晰映射关系的一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建有江苏省重点教材33部,5部教材入选首批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承担江苏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面学分制改革”,项目通过了由省教育厅主持的验收鉴定,并入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学校被遴选为“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近5年,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0项。学生龙舟队4次蝉联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3次夺得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5年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各类排行榜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623项、省级奖项1662项,获奖学生6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贡献和技术支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物工程、药学等4个学科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建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省军民融合发展智库及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2021年5月,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近年来,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 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突破,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学校目前已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来。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海洋大学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学生海外学习项目运作良好,来校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 学校拥有规格齐全、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全校拥有12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8.37万台套,总值4.66亿元。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超过209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00多种,电子期刊157万余册,学位论文1172万余册、各类音视频4万小时,拥有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IEL、EBSCOhost、Springer-Link等电子文献数据库27种,自建6个海洋专题特色数据库子库。学校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13.3万平方米,拥有主运动场、第二运动场、主体育馆、龙舟训练馆、游泳馆和水上项目训练场等一大批室内室外体育设施,满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活动等各类需要。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绿化覆盖率达50%,生态式、园林化、节约型校园基本形成。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则国家强,海洋兴则民族兴。面向未来,江苏海洋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滨海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区域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强省建设等领域持续深耕、增强实力,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6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5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2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制药有限公司,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44人,有博士生导师81人、硕士生导师86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45.72%。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近五年有58人次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124人次获得省级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有国医大师3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54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8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共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7人等。 人才培养质量快速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有本科专业30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自治区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国家级中药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毕业生就业率、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总体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已连续15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5项,完成教育部专业认证4个。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有广西一流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在2022年最新的ESI排名中,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以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为重点,与自治区科技厅签约设立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壮瑶药联合专项,牵头申报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助推广西中医药千亿元产业发展。 加强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是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最大的创新共享平台之一。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现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广西科技创新服务提供机构1个;获批“中国-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北部湾经济区中医药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等人才专项3项。 2018年以来,学校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220项;获得项目立项3256项,合同资助经费30866.56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584篇,其中SCI 论文1201篇;出版著作235部。有效授权发明专利240件,实用新型专利471件,外观设计专利20件。获得厅局级及以上奖项186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社会服务优势明显 学校以科技成果服务于东盟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学校受政府委托编制《广西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并积极参与政府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系列中医药、壮瑶医药相关文件,帮助玉林市、贺州市、上林县等编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和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普查,为实现广西医药千亿元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助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018年至2022年,学校共22名教师被选派为国家、自治区级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间,实地科技服务共计1330余天(含往返),开展技术培训120余次、开展医疗义诊20余次。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新冠肺炎感染疫情防控,共获得7项广西应急专项资助和2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新冠肺炎防控专项项目。学校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与基层医院技术帮扶工作,成立健康帮扶基地,开展“轮值村医”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为老百姓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文化传承创新显特色 学校循本而开弘,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研究基地,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自治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对壮、瑶等民族医药进行挖掘研究,创立了壮医药、瑶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出版了系列专著与教材,拥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贡献。 学校重视弘扬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成了系列中医药文化景观,将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展现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成立了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新格局。 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4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学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中药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协同、产学研结合突出、民族医药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区域一流的综合性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首都体育学院
学校介绍 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体育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10余万名高层次体育人才,是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三位。2021年6月,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获国际奥委会和中编办批复,成为世界上第三所由国家政府决定成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第一个人文知识遗产。 学校现有蓟门校区、知春路校区和凤凰岭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80亩。拥有大学生体育馆、游泳馆、田径馆、滑冰馆等14个体育场馆共计6.3万平米;拥有体医工精准组学实验室、运动心理与脑科学创新中心、心肺功能与运动康复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运动营养与恢复实验室、体育人工智能实验室、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实验室、运动机能服装研究中心、5G+4K超高清演播中心等1.4万平米集中教学科研平台,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1.33亿元,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训练条件保障。 学校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冰雪运动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等2个直属研究机构,各类在校生总人数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34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约9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附属竞技体校学生、留学生等约780人。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学科)前列。拥有体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体育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连续三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位列全国前10%。学校设立“青少年身体功能训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3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专业布局特色鲜明。共开设本科专业15个,其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新闻学、舞蹈表演等9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运动康复、体能训练、公共事业管理等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专业。除体育旅游、冰雪运动、电子运动竞技与管理等3个新建专业外,其他12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在软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排名中,位居全国体育院校第一位。 学校深耕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3部教材荣获首批国家级教材奖。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市级成果或获奖60余项,包括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8项,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5项、优质课程15门、优质教材、课件15项,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1个。学生新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余项,参加省级以上竞赛609场,24人次获国际和亚洲重大比赛第一名,1006人次获全国性比赛第一名,多名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编教职工总数554人,专任教师386人,教师中高级职称18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64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116人。学校拥有一批教学科研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以及高水平专业人才,包括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专家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冰雪科学家等21人,外籍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北京“高创计划”人选、北京项目专家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市级人选、长城学者、教学(青年)名师、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人选等30人,北京市创新团队20个,国际级运动健将21人、国际级裁判38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名誉教授、客座教授45人。 学校大力推动体育科技创新。坚持面向世界体育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体育和健康事业主战场,搭建全国首个“体医工融合高精尖创新中心”,在竞技体育、大众健身、学校体育等领域全面布局,针对运动表现、主动健康及干预机理、检测和分析技术研发,聚焦重点和难点问题,打造科技创新、工程应用、成果转化、产业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七位一体”的国际高精尖创新平台。确定体育运动大数据云平台关键技术及构建、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生物力学关键技术研究、运动传感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北斗精准时空技术在体育场景的研发及应用、基于精准组学技术的体医融合机理研究与工程转化、运动心理功效及脑科学研究、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运动营养恢复创新与应用、田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体育经济与产业创新研究、奥林匹克研究、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与传播研究、超高清内容制作创新国际传播研究等18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等工作,着力打造“体医工”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在全国体育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校设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能力评价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北京市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重点实验室、京津冀体育健身休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研究基地等1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体医融合创新中心”分别被认定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体医融合学生健康分会等学术组织均挂靠我校。近年来,学校主持《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示范》《冬奥会奥林匹克数字博物馆呈现与传播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国家科学健身知识图谱库和推荐系统平台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中国足球事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0余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百项;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研奖,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申请或授权专利90余项,实现历史新突破。学校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期刊,主办的《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围绕竞技体育水平提升开展科研攻关和训练服务保障,累计助力国家队获得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79项、亚军39项。东京奥运周期,学校2名教授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备战科技助力专家组,负责训练监控和体能训练。多支科研团队师生常驻国家队,助力射击射箭、田径、蹦床等项目斩获奖牌18枚。北京冬奥周期,学校“冬奥会、冬残奥会冰雪项目科技服务团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心理服务团队”等全力投入备战,助力中国花滑双人滑夺得北京冬奥第9金,为冬残奥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轮椅冰壶国家队取得12金8银11铜的优异成绩保驾护航。举全校之力助力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办赛”。选派优秀教职工参与高水平裁判员选拔与培养,34人入选赛时竞赛官员(NTO)名单,多人承担竞赛长、裁判长、竞赛办公室主任等核心岗位工作。积极承接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冬奥会转播培训实习项目(BTP),43名入选学生在13个场馆参与赛事转播,赛时服务总时长达到9100小时。学校自主研发的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应用于冬奥赛事,获国际雪联高度赞誉。联合多家机构,将北斗精准时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冬奥会,依托延庆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建设奥运科技应用示范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以来,学校共派出科技服务保障团队、竞赛官员团队、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官方总结报告撰写团队、学生志愿者、赛时演职人员等800余人,学校2个集体、4名个人受到全市表彰。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赛时给我校回信,对我校在冬奥服务和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深度参与中小学体育工作,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分析中心、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秘书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均设在我校。学校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改革项目牵头单位,系统实施“中小学体育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打造“研究+示范+促进”一体化推进模式,围绕体育课程、课外竞赛、奥林匹克教育、冰雪运动、户外运动、体质健康、检测监控、营养促进、智能平台、师资队伍等十大板块内容开展研究、试点、推广,目前,已组织各类师资培训千余场,累计为中小学生授课11万学时,开发校本课程12项,组织各类竞赛和活动4000多场,受众16万余人,自主研发的中小学生日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已在6个区开展试点,首都体育学院滑冰馆开展青少年培训累计达到3万人次。学校主办的《体育教学》杂志创刊四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服务广大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者,反映学校体育改革新动态、新理念、新思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建筑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东部有净月潭国家5A级森林公园,南部有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部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0.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2.50万册,电子图书67.9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3亿元。学校校园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完备。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充分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579人,其中,本科生15510人,硕士研究生1987人,累计培养全日制来华留学生百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45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60余人。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长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品牌专业带头人、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B/C/D”类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160余人。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20个学院(部)。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建筑、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电子信息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土木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建筑学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内的4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智慧供暖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13个创新科技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开设55个本科专业,学科链、专业链和建筑领域产业链深度融合,建成了一批服务区域和建筑行业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共7个专业先行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建筑学(本科、硕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5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环境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亚泰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遥感应用产业学院“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省级创新技术学院”与应急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专业特色学院”4个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项目,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土木工程“三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BIM&FM集成教育人才创新培养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筑学与测绘工程2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点,土木建筑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省级高等院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力学与计算机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寒地建筑卓越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智建造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践基地3个“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博硕农业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物理实验中心、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工程实验中心、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27门,省级重点教材7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其中《面向执业需求的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8年度、2020年度—2023年度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22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2023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文化,被评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厂务(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学校”,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松辽流域能源与环境教师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有百余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教育世家和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就业育人导向,以就业工作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了“一三五七”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稳定。学校紧密围绕服务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多措并举推动学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努力为吉林“464”发展愿景贡献高校力量。2021年以来,毕业生留吉就业情况实现三年连续增长,截至2023年,学校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吉林省教育厅书面表扬,就业工作成果显著。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与进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两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4.3万平方米。昙华林校区位于武昌中心城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为山水园林式校园,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5.5万册、电子图书144.7万册。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具有高级职称464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83万人,其中本科生1.57万人,研究生2636人。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和公共管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特色发展。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拥有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建有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专科。临床专科建设成效明显,肝病科、肾病科进入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行列。 学校建有1个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1个针灸治未病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他16个省级、武汉市科研平台。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疫病防治建设中心、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2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世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4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38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7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湖北中医大师21人,湖北中医名师43人;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9人;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39人,全国中医药骨干人才9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6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2人;湖北省道德模范1人,湖北省楚天园丁奖1人,全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荆楚好老师”1人,“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2人;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36人。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我省第一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省属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选派教学、临床骨干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协作和科研合作。学校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基地”和“中–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学校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选派中医专家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积极承建中国(湖北省中医院)-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本·阿克隆医院)中国“中医中心”建设合作项目。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连续3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7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连续2届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后,入选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学校是“湖北省高校党支部规范化试点高校”“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6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研究生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疫病科技攻关;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指导完成 “肺炎1号”“强力肺炎1号”;吕文亮教授全国率先编制发布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居家预防养护简易手册,主持科技部“新冠肺炎防治重大专项”;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陆定波教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平教授牵头主编“中医抗疫100问”专刊,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赠阅给全球十多个国家;1名教师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六十余载躬耕树蕙,弦歌不辍;新一甲子奋进跨越,再续华章。“十四五”学校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学校将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强的担当,继续扎根荆楚大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面向行业,辐射全国,以锐意进取的新姿态、谋事创业的新作风、行稳致远的新步伐,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一流中医院,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等方面积极作出新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沙学院
学校介绍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70年11月的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1978年7月的长沙基础大学、1983年5月的长沙大学。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一本招生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力学笃行”的校训,弘扬“崇德求真,实干担当”的长大精神,坚持“扎根长沙、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1200余所本科高校第328位。 区位条件 学校坐落于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省会级特大城市——长沙。学校位于湖南省“两山”(岳麓山、马栏山)战略之一的“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核心功能区内,“浏阳河,九道弯”的第九道弯处。校区占地19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约4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69亿元,藏书158.6万册。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起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下设16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专业,现有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21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100余人次。有110余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300余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人。拥有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及以上实践教学平台46个,建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及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本科课程等共计73门。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以来,我校在省内各专业组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位列省内同批次新升一本高校首位。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学生学科竞赛成绩2018-2022年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91位、全国新建本科高校第9位。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居全省同类本科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2年,连续四届荣获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0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397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1亿元,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1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2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19项。 服务地方 学校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和使命,紧密围绕现代化新长沙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扎根长沙、服务长沙、建设长沙”。近五年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521项,实现本地转化应用402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70余亿元。与湖南省广播电视局、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共建马栏山新媒体学院,获批国家广电总局马栏山网络视听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和马栏山新媒体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依托高校与长沙市高新区合作共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签约十余个项目,总金额超5000万元。牵头编制的《长沙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相关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文旅部授予荣誉4项。研究成果“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十年来“十项代表性成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贡献中国力量。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长沙智能制造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先后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个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近30余个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00多名。近年来先后有200多人赴海外访问、留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助力长沙扛牢省会担当、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落实“三升三大”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昌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学校原为水利部直属高校,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1978年恢复办学,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0年以来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水利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省“十四五”一流学科。学校综合实力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298位。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9.4万平方米,另外在金溪县建有面积达1000亩的科教基地。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40万册,各种中外文数字资源库8个。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和瑶湖学院等17个教学院(部),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培养本科人才。 学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五育并举”,构建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1000人、留学生10人。开设59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计划”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5个、省“卓越农林计划”专业1个)、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一本批次招生专业14个。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四个回归”为遵循,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优良学风养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800余项。建校60多年来,学校面向地方和水利行业培养了13万多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2.4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0.07%。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10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聘请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学校名誉教授,柔性引进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学校坚持一流学科建设。抢抓“双一流”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体系不断完备,学科结构更加优化。水利工程和电气工程为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水利工程为江西省高校水利工程学科联盟牵头学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点。学校共拥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水利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林业、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工商管理、应用统计、出版、艺术、翻译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个专业在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均列全国第一。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现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8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江西省电子学会挂靠我校。《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在全国工程类院校学报中排名靠前。学校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建设团队9个。近五年,获国家级项目90余项、省部级项目7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6.1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EI类检索论文600余篇;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9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其中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学校先后承办首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第三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中国水利学会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珍贵树种学术研讨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科技园通过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验收,并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响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功创建全国首家省级校园水利风景区。主动融入浙赣粤大运河工程,积极参与特高压入赣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社会服务经费达8000余万元;成立金溪科教基地和金溪区域综合检测中心,推动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推广种植,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对口支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 学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巡视整改任务,积极开展校内巡察,政治生态不断优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全面打造“问渠”党建工作品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标志性成果。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荣获高校首届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和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等一批重要荣誉。强化对统战、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凝聚起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升大申博”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自强不息、格物致知”的校训,弘扬“开拓、勤奋、求实、文明”的校风,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争创一流,加快建设高水平水利电力特色大学步伐,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贡献更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交通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经过66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为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28万余名。 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城济南,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9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亿余元。纸质藏书220万余册,电子期刊14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30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在读国际学生8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6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90余人,硕士学位近900人,研究生导师170余人。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5人,15人入选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13个团队获批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中,我校排名全国第162名,山东省第9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3名。 学校以交通类专业为主,涵盖“工、管、理、经、文、艺、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起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三大优势专业群;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57个本科招生专业和交通运输、机械2个硕士专业;具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国际等效认证)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0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高等学校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3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4个地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十三五”以来,主持纵向课题860余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约7亿元。出版专著210部,发表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获授权专利23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余个国家的近1000名国际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设山东省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办学,在泰国孔敬设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中俄交通教育学院。 交通教育,累累硕果;筚路蓝缕,凝心聚魄。历代交院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创业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务实的工作,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建设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断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五邑大学
学校介绍 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公办高等学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各类在籍学生2.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1400人。 学校践行“好学、多思、求实、创新”校训,秉承“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21个教学机构,83个本科专业(方向),涉及经、管、法、文、理、工、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专业3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39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省级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4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7个。 学校现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硕士授权覆盖学校所有理工科专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博士学位占比近55%;拥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25人;7人次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学校拥有广东省医学大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广东省水质在线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等市厅级科研平台63个。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建设,构建了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及智能与制造三个学科群,设立了太平洋岛国研究院、中国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双碳研究院、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成立了“中德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江门)”等5个共建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办学,发挥毗邻港澳和地处“中国第一侨乡”优势,不断拓展国际暨港澳台交流与合作,与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澳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与美国及港澳地区20多所知名院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锚定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打造“一个基础、两个抓手、三个学科群、三个优势学科、三个特色学科、四个平台、五个体系”为牵引,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入推动改革创新,不断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突出”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新乡市,占地面积2021亩,校舍面积近78万平方米。建校80余年来,学科专业已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3个二级学院,7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9万余人。图书馆纸质图书18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1105万册。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38个。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高校,作物学学科、园艺学学科群和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重点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学校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建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5个,有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教学团队、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53个。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全面落实“质量立校”战略,着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6项。近三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220余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为代表的科技英才,有以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买兴普为代表的基层优秀管理人才,有以河南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为代表的企业精英,还有众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以及大批省级、厅级、县级政府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77人,其中专任教师1515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4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6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60余人,中原学者1人。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河南省领军人才B类、拔尖人才C类17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人;河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22人。聘请14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积极贯彻“科技兴校”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先后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4413项,获科技成果奖187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特别是2013年学校主持培育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嘉奖,成为全省高校的骄傲。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河南省“五区一群”等重大战略,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突出科技引领,注重产教融合,主动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2019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我校技术转让收入在全国高校排名47位。2021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种业博览会发布信息显示,我校培育的两个小麦品种“百农207”和“百农4199”分别位居2020年全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和第三。2023年农业农村部首次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中,“百农207”入选骨干型小麦品种,“百农4199”入选成长型小麦品种。 学校着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泰国、俄罗斯、芬兰、匈牙利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合作举办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南科技学院苏梅国际学院,建有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有课程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有国际交换生项目;与印度尼西亚泗水大学开展有“中国-印尼跨文化科研合作项目”;与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共建有河南省棉花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共建有河南省植物遗传改良与土壤修复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匈牙利埃斯特尔哈兹大学共建有河南省昆虫分类与系统演化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共建有自动化实验室;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有农牧业科技示范中心。常年聘有美、英、加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区域特色骨干大学建设,为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