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8月起筹建,2006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2013年4月,学校由民办非企业登记为事业单位。2016年9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核心成员联发集团举办。近年来,联发集团累计为学校基础与内涵建设投资达12亿元。 学校坐落于厦门集美文教区大学城,占地面积650亩,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学校设有软件工程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构建软件技术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群、数字媒体专业群、设计艺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智能财经专业群6个专业群,招生专业30个,在校生14000多人,专任教师526人。 学校秉持产教融合、对接产业的办学理念,紧贴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厦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20-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以上,专升本学生人数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五年,学校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0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54个三等奖。2021年获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大学生联赛(乙组)冠军,2022年获省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双打亚军,2023年获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福建基层赛)冠军。 专业建设彰显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学校获得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个、“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本、“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本、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高职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5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示范性现代学制项目1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市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各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3个、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材重点培训基地等。 学校相继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诚信教育进校园先进单位”,福建省“诚实守信示范单位”,厦门市“5A级平安校园”和厦门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汉魏故都许昌,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师范专科教育,新老校区、实习实训基地共占地2000余亩。2001年4月,由原许昌教育学院、许昌财税学校、许昌师范学校、许昌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传承于1942年成立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体许职人赓续80年育人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学校是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校”(河南省首批入围的6所院校之一)。先后获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行列。 坚持固本强基,推进人才强校 现有教职工1289人,其中专任教师1191人,硕士以上学位685人,副高以上职称28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2%以上。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模范教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中原教学名师”“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4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近年来,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其中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52项,其中一等奖20项。建成大师工作室13个,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厅级项目等近百项,核心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著作教材出版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升。 坚持特色发展,育人成效显著 现有教学院部14个,招生专业62个,全日制在校生20802人。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推进集群发展,以国家级“双高”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为引领,着力打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会计、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群,以群强院,塑造特色,打造品牌。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1项;省级品牌示范校建设专业9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14项,其中特等奖1项。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以促进学生成才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产业学院12个。围绕专业特点,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宇通集团、许继电气、远东传动、森源电气等3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许昌市中高职职业教育联盟、河南省电气装备职教集团等7家联盟或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加强校地合作,先后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市城乡融合示范区、鄢陵县和襄城县人民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打造样板,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助力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双创引领,促进高质量就业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开展帮扶就业专项行动,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开创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新局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建有院赛、校赛、省赛、国赛、世赛“五级”赛制体系,注重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全国和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省级奖励317项,其中一等奖79项。学校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初步形成。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奖励64项,其中金奖22项;在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获得奖项192项,其中,一等奖53项;在“挑战杯”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校被授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双创先进工作单位”“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先后获评全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高等院校教育成果奖获奖单位、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高校。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国际办学空间 坚持国际化办学,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深度国际合作。与喀麦隆、巴基斯坦共建“曹魏学院”,培养掌握汉语技能、熟悉中国文化、精通专业技能、服务中喀及中巴产业发展的国际型技能人才。招收喀麦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坦桑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240多名留学生,开展短长期汉语言专业学习加技能人才培训。与美国布卢姆菲尔德学院、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韩国新罗大学和马来西亚吉隆坡首都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基于机电一体化、园艺技术、护理、学前教育、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河南省教育厅审批。与德国开展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共建“中德诺浩汽车学院”,与德国工商大中华区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服务中德(许昌)产业园建设并开展科研项目研发。选派教师赴美国、德国、墨西哥开展汉语志愿服务,累计共派出26批次102人次参加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赴国外进行培训和考察,接待国外来校访问团组15个,与德国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等13所国外教育机构签订了职教合作框架协议。承办2022年度“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我校分获一、二等奖。 坚持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担当 坚持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和许昌区域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应对许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开展走访许昌百家重点企业活动,服务企业发展;积极融入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走出了一条“服务发展、共建合作、互惠双赢”的成功路子。充分发挥“国家(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许昌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许昌市中小学师资培训基地”等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士兵、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特岗作业人员,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各类人员的培训,近三年来累计培训行业企业人员2万余人次,开展特种作业人员技能鉴定1.8万余人次,培训村干部2千余人。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创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和现代化河南建设,对接中原经济区和许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迫切需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力争将学校建成产业契合度、校企协同度、师生认同度、国际合作度、就业满意度、行业认可度、社会美誉度等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名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1年4月,学校划归商业厅领导。1958年4月并入云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保留商业中专班建制。1959年在商业中专班基础上组建云南省财经学校,由省商业厅和财贸干校双重领导。1962年10月,云南省财经学校与云南省会计学校合并为云南省财经学校,隶属于云南省财政厅领导。1977年秋季,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学制两年。2015年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组建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并更名为“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18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并归口教育厅管理。2022年3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通过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2022年8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立项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学校位于昆明市北市区,校区占地总面积167932.78平方米,其中, 校舍总建筑面积124556.07平方米;教学及行政用房58554.78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2955.94平方米,拥有馆藏纸质图书62.47万册,电子图书24.53万册。学校建有会计虚拟仿真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综合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等4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场地达到13913.27平方米。 学校扎根云岭大地,深耕财经职业教育,办学八十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表彰的“黄炎培优秀职业学校”、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云南教育厅推荐的“国家信息化标杆校”。学校财经行业教育背景底蕴深厚,是全国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云南省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云南省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学校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开展了大量创造性工作,2022年组建云南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成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立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建设。2023年6月牵头成立“云南财税审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年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94人,高级职称78人,具有硕士学位169人,“双师型”教师82人,留学归国教师20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1人,引入高层次人才6人,行业导师40人。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20项。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仅“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课题获得立项55项,其中,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课题23项、校级课题20项、横向课题8项,公开发表论文343篇,出版编著、译著、专著56部,获得专利3项。 【专业群建设】 学校下设6个学院、1个教学部,现有22个高职专科专业,涉及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3个专业大类,财政税务、金融、财务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计算机、电子信息、健康管理与促进等10个专业中类。初步建设形成学校“1+2+N”新商科专业群体系,即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龙头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以电子商务、财税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两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其他专业群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年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德智体美劳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2项、省级二等奖21项、省级三等奖20项。“X”证书获证率超过90%。近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超过96%,专升本升学率超过80%。 【校企合作】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云南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昆明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嘉华食品有限公司、云南沃尔玛百货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企业冠名班。与云南金诺教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实力慧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京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雅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云南沃尔玛百货公司、京源达公司、云南嘉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8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云南爱尔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与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合作共建“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学院”,助推云南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发展;2022年4月,三个产教融合项目荣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 【社会服务】 学校面向社会各行业开展培训,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近五年非学历培训达20余万人次,与爱尔信集团联合招收成人专科学生1600余人。与西南财经大学合办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取得较大成效。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智库咨询等多项服务,社会声誉良好。 【发展愿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弘扬“立德立信立己,达观达技达人”的校训,传承和发扬优秀学校文化,以培养更多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己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为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等财经职业院校目标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成立于2011年,系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主管,是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现国家应急管理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西南地区第一所安全类高等职业院校。 在学院发展历程中,得到温家宝、张德江、俞正声、韩正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他们或亲临学院视察调研、或对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学院正在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应急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着眼于服务国家“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应急管理格局和任务,以培养更多安全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院秉承“修德强技、服务安全”校训,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发展、育才兴安”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安全+”的泛安全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围绕区域产业安全发展需要,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安全监督管理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系、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系、建筑与环境安全系、工商管理系共1院5系教学单位,开设有安全技术与管理、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27个专业,在校生1.2万余人。 办学实力 硬件条件,有型有料。 校舍面积11.5269万平方米,拥有各类专业实训室80个,智能高清交互式电子白板全覆盖,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各类功能用房一应俱全,现代远程教学设施和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完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智慧校园基本实现。 教学发展,有板有眼。 现有各类教职工592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硕博学历学位141人,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206人。近3年教师参加各类比赛获重庆市等级奖22人次,国家级等级奖7人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等级奖62项,重庆市等级奖153项,实现了国赛二等奖、行赛一等奖多项零突破。 产教融合,有模有样。 加入全国及重庆相关协会学会21家;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安全职教集团,加入8家职教集团;国际合作院校5所,加入国际职教联盟2个;与华为、鼎利集团、美和易思等深度合作企业175家。 科研服务,有声有色。 近五年立项市级以上项目69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软著34项,发表核心论文72篇,安全科普和社会培训服务10万余人。 就业创业,有质有量。 近五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9800余人,市级就业创业大赛获奖20余人次,平均就业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座落于忻州市经济开发区学院街1号,占地面积404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313.64万元,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530473册,电子图书275000册。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3人,其中专任教师383人;高级职称91人,中级职称147人;双师型教师186人;博士1人,硕士178人;聘用行业导师132人。 学院现有在校生9997人。招生类型分普通高考、对口升学、高职单招、“三二”分段,面向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获得“双证”率均在93%以上,就业率90%以上,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院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山西省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等称号;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护理专业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山西省汽车维修与检测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山西省人口资源培训基地”“忻州市会计培训基地”“忻州市青年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动漫人才培养优秀院校”“山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授牌成为“忻州工匠学院 ”。 二、专业特色 学院开设28个高职类专业。已形成以护理、医学为主的基层医疗、全生命周期护理康养类专业群;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主的特色制造类专业群;以文化创意、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艺术类专业群;对接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技术等山西数字化转型的现代信息技术类四大专业群。有6个中央财政及山西省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现有专业群品牌特色鲜明。 三、资助政策 国家资助:国家奖学金8000元,励志奖学金5000元,助学金2600-4000元,每年评选一次。 学院资助:对家庭困难学生学院分三类:1000元、800元、500元资助。 四、实习就业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建设省级以上实训基地8个,校内实训基地22个,实训室176个。先后与北京30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安徽京东方电子有限公司、忻州市幼儿园、山西天宝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建立了39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享有“华夏龙都”“中华帝都”盛誉的河南省濮阳市,2017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685亩,校舍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6500余万元,馆藏图书81万余册。学校教职工553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75人,中高级以上职称293人。在校生10000余人。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建有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站、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室等设施。 学校现设有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部、护理系、药学系、康复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思政部、公共教学部和成人教育部九个教学系(部);建设有基础医学、临床、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口腔等7个实训中心;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等26个专业及方向。学校现拥有附属医院两所,其中一所三级附属医院正在建设中。学生实习基地省内实现18市全覆盖,现有“三甲”实习基地35个,基本满足了学生就近实习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师生多次在河南省和全国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最美建筑”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尚德、弘医、精学、笃行”的校训,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高等技能型人才。 坚持创新、开放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先后与省内外多所知名医学高校对接洽谈,成功联办临床、护理等专业的成人大专、本科教育,新乡医学院在我校开办研究生班、共建共享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我校教师提供培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培育优秀的医护人才队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银川能源学院
学校介绍银川能源学院初创于1999年,由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举办。200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校,校名为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012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校名为银川能源学院。201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学校举办者变更为四川希望教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分别为王太校区、滨河校区、鹤泉湖校区和闽宁校区。学校拥有完备的教育教学、实验实训和公共服务体系。校园占地面积99.5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19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一亿元。拥有宁夏单体最大的图书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6万余册。学校生源地覆盖全国19个省,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600人,教师总数近800人,硕博学位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8%,“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3%。 学校设置12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3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为化学工艺学科。有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为热能工程学科。有1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3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建设专业分别为能源化学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有5个自治区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分别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专业。有1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有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为石油化工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有3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多年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重点的办学特色。 建校24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秉承“明德善思、求实敏行”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需要,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育模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主动融入宁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意识,实现由过去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向外输送毕业生向为本地企业输送毕业生转变。截止 2022 年12 月,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近5万人。其中在宁夏就业约占70%。以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年超过 98%。 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力求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结合、专业教材和岗位标准相结合、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以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学院与包括“国家级煤化工重点实验室”等400多家区内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宁东产业学院、鄂尔多斯新能源学院2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宁东产业学院还是在吴秀章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建成的。目前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已形成了校企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渗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在学生培养规格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要,在抓好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上引进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关注企业、热爱企业,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德技双馨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先后与40余所国(境)内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办学合作关系,累计选送赴外访学交流学生390人次。自2012年开始,面向30多个国家或地区各类来华留学生500余人,为宁夏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显著贡献。 学校先后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校企合作典型经验高校”、银川市授予“服务银川经济建设特别贡献奖”、中国教育报授予“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现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单位,闽宁合作福州大学对口援建高校,宁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不断深化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开拓创新精神,探索开创出多元化特色教育发展之路。2017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0年学校荣获“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奖,戴初贤董事长荣获“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奖。学院招生代码:14265。   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江门市,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良好,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84亩,校舍建筑面积55.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34.17万平方米,建有50多个设施完备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校内设立智能系统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学生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广东省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基地、众创空间等实践基地,教学设施齐备,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超1.6亿元。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医学院、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了50个招生专业,组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专业入选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专业群立项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了工、经、管、文、医、艺术传媒、大交通等全面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79人,专任教师849人,教授、副教授、工程师、讲师、硕士、博士等学历的教师均按比例配备,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学校与10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打造实训、实习、就业平台,与部分大型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为企业定向培养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学校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企业、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以产、学、研、孵为目标,探索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电子芯片产业为核心,融人才培养、研发、产业孵化、市场营销、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创新园区。2020年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为强化学生的实训实操能力,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技术人才,学校创办了三个“校中厂”高新科技企业,其中: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年产值超5000万元,代表江门市参加2018年中国国际博览会,为200多家企业提供转型升级,2019年被授予全国高新科技企业;广东智工机床装备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生产智能数控5轴机床(工业母机);广东新偲投资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滤波电子芯片。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已呈现出产、学、研、孵为一体的校企融合办学特色。   校内建有人工湖、观光亭、舞蹈健身室、大型演艺舞台、灯光篮球场、标准田径场、体育馆等设施。校团委管理的新思想讲习团、思辨社、文学社、爱心社、轮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动漫、机器人协会、尤克里里协会、IT实训协会等30个学生社团。并设有科技创新创业和国际学术交流等功能的图书馆大楼,图书馆藏书123.46万册。 校园环境优美,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有超市、银行、医务室、移动通讯服务厅以及省级安全示范食堂等生活设施,学生公寓配有独立空调、热水、直饮水、互联网等。学校交通便利,有多路公交车直达市中心,城际轻轨和高铁车站距学校约十分钟路程。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设立专项奖金奖励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建校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近千奖项。学校还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多家企业专项奖学金等,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筹集学费困难。   学校与特级教师联合开设专插本创新精英班,名师授课,三年备考。开展专插本培训,制定个性化课程,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合作举办“自学考试相沟通专升本”,为学生们进一步深造提供便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教育部人工智能生产实训基地 ●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实习基地 ●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 ●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 ●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市“双高”院校培育建设单位 ●重庆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重庆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重庆市首批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 ●重庆市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重庆市首批众创空间 ●首批重庆市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 ●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重庆市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重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重庆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先进组织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民办高职学院,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庆市“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学院始建于1993年,办学以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育技能英才,建千秋功业”的办学宗旨和“育人育德,尚知尚能”的办学理念,按照“3+1”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和战略支点——重庆市永川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置身西部职教基地,毗邻4A级旅游风景区茶山竹海。学院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湖光滟潋,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学院现有各类学生2万余人,校园占地近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各类图书173万余册,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实训中心等设施完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余元。 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智能引领创新发展,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统揽,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设有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基础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已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智能建造、智慧财经、智慧教育、智慧设计、智慧健康8大专业群,43个专业。校内建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8大实践基地,20个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专业群和人工智能专业群为重庆市“双高”建设专业群。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超过30%,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占比超过50%,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近70%。建成重庆市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与科大讯飞、长城汽车、华中数控、摩立斯等大型企业建有8个产业学院,校企共建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人工智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机械行业能力评价技能考试站等,牵头组建重庆市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重庆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职业教育集团2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建有国家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普基地、重庆市工业机器人应用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重庆市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服务平台。 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先后荣获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及重庆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重庆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职业教育服务贡献典型学校、重庆市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重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重庆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先进组织等荣誉。学院综合实力在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名列前茅。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先后与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柬埔寨等国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以东盟国际学院为办学实体,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载体,以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为手段,以国际技能竞赛为突破,以举办国际论坛为特色,以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为抓手”的“学院+(专业+基地+竞赛+论坛+项目)”的“1+5”国际合作模式,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按照“十四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学院大力推进“提质培优”、“达标工程”和“双高”院校建设,实施“三教”改革,为加快推进重庆职业教育和西部职教基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 学院创建于1956年,1994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5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优秀中等林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学院,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100所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08年升格为副厅级建制,201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7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教育部确定为200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单位”“第一届甘肃省文明校园”“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称号。 多年来,学院的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艰苦、执着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砥砺学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创新带动、特色发展、质量提升、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学院氛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学院现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28.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7亿元;在麦积山风景区建有占地3700亩的实习林场,在校内建有占地55亩的综合实训基地。建有151个职业特色鲜明的校内实习实训室,校企联建360多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设有林业工程、园林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电工程、交通工程9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本科部4个教学部。现有学生9100人,其中本科生398人,留学生6人,开设49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13人,教授42人,副教授128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300余人。 学院立足林业艰苦行业,创新林业高职教育,依托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构建了林业技术、水土保持、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测量4个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为甘肃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艰苦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创新特色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强化各专业内涵建设;与省教育厅、省林业厅签订了共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协议,为学院专业建设、创业就业等方面争取到支持;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积极推进中职、高职、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甘肃农业大学园林工程学院在我院挂牌成立;牵头组建甘肃省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高职“校企一体化联盟”,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招生就业稳中有升,积极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多措并举开展招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实施“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陇原绿色,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新的征程上,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新实践,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开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