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名为“天津专区医学院”,大专建制。1961年6月,学校更名为“河北沧州医学专科学校”,隶属河北省卫生厅。1962年,学校由大专改制为中专,更名为“河北省沧州医士学校”。1963年,更名为 “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2001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挂牌“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声誉:学校是医药卫生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C档”)建设单位、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康养康育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单位、全国卫生行指委健康管理专业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北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办学6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8.7万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河北省示范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成人教育评估优秀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1020亩,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室218个、科技实验中心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面积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生活、体育设施齐全,学校餐厅容纳7000人同时就餐,建有塑胶运动场、室内体育馆、篮排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建于学校院内,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5.8亿元,开放床位1130张,配备西门子3.0T核磁共振、东软64排CT、PET-CT高端影像设备,形成院中校、校中院格局。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学校专任教师612名,其中高级职称296名、博硕士411名。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师德标兵4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8名。 专业建设:学校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针灸推拿、中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营养、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心理咨询、健康管理、预防医学、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25个专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全国“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临床医学、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护理(老年护理)专业被教育部、民政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科学研究:学校建有科技实验中心,建筑面积1000余平米,具备标准化(GB14925-2010)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内设7个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获批河北省大豆营养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纳米抗体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以及5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转让、研发与咨询服务。拥有有效专利25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6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 招生就业:2015年以来,学校作为河北省高职单招医药卫生类牵头院校,单招、普招类(含对口)录取分数在河北省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专接本科通过率40%以上。学校与河北医科大学专科接本科教育联合招生,设置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5个本科专业。与华北理工大学专科接本科教育联合招生,设置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4个本科专业。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25%。 培养特色: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群是全国唯一的临床医学“双高计划”专业群,致力于打造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高地,与直属附属市人民医院和7家优质县级医院共同打造“1+1+7”医教联合体,探索实施校院“1.5+1.5”医教协同培养。学校与多家京津冀知名医院、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拥有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44所、实习就业基地150余个,校企共建二级合作学院6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国际智慧康养人才产教融合创新培养基地1个,所有专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学徒制”等定向培养,搭建“入学、培养、就业”直通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蚌埠工商学院
学校介绍 蚌埠工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的本科院校。学校成立于2003年6月,前身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是一所由安徽财经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校2012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转设为蚌埠工商学院。 学校位于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东侧,占地面积1000亩。已建成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00万元,建有语音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及金融投资、会计信息化、大学物理、会计手工、广告设计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及跨专业实验室,购置用友、同花顺、福思特、商道、锐思数据、方宇VTS-M、致仪等实验实训软件,能充分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要求;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m²,设有7个书刊借阅室以及密集书库、研讨室、报告厅等20多个服务单元,现有纸质及电子图书近200万册,可用数字资源近40种,藏书及数字资源数量充足、种类丰富,馆内环境优雅、设施一流,可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建有高速网络系统、全覆盖的监控和广播系统等,各类设施完备、布局合理,可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务与审计学院、国际商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9个教学单位,拥有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劳动关系、跨境电子商务等6个学科门类28个本科专业,形成“经管类为主导,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为延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年来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5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45.1%;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近80%;双师型教师占比近20%;多名教师拥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85高校教育背景及澳洲悉尼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外留学经历;拥有5位省级教学名师、1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位省级教坛新秀。现有在校生近9000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约17000名毕业生。 学校自成立以来,加大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夯实育人基础。近年来共立项百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7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等;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共立项各类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80余项,包括教学成果奖10项、线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教学团队12项、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项、线上教学优秀课堂9项等。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严谨治教、注重质量、突出特色、弘扬创新、强化实践,多措并举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省级以上奖项800余项,其中,国际奖3项,国家级奖项194余项。在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活动中屡获国家级奖项,参赛级别与获奖人次大幅增长。特别是在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共获5次特等奖、6次一等奖,获奖总量和获奖层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该赛事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赛事。 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与办学美誉度不断提升,2010年荣获“安徽省先进独立学院”称号,2015、2016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前4名,其中教学科研效率、教师创新能力、毕业生质量均位列前5名。2016年学校党委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012年以来连续7年在省内独立学院招生中文理科投档分数线位居前二,其中文科投档分数线稳居全省第一。近3年来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1%。 在新的历史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忠恕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进一步转换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办学条件完善、师资队伍精良、管理运行规范、学科布局合理、专业优势突出、服务区域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位于中国第一水乡——昆山周庄,地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地带,距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20公里,东临上海,西接苏州,毗邻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和吴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一流,体现了“小桥、流水、书院”的建筑风格,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 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由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举办,2005年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设有31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生9000多人,担任各类课程的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60%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占80%以上。其中,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 学院秉承发扬苏州大学百年办学传统,坚持“能力为本创特色”的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师资建设,深化校政企合作,改革、创新、奋斗二十多年,形成了依托行业、强化应用、开放办学、高效管理的办学特色。由社会各界和高校百余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专业设置、师资聘请、教学计划审定、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坚持“加强理论、注重应用、强化实践、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苏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本院的骨干教师,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场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近五年,我院教师荣获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24项,市厅级教育教学奖12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奖项45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9项,省级奖项384项。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项。 近年来,学院积极把握国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获批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为契机,积极配合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坚持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将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让百年学府在千年古镇创造出新的辉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国家承认学历。学校地处京昆高速正定西口,交通便利,风景如画,建有校内水系、亭台、园林,以及标准跑道、足球场、游泳馆、体育馆等高标准的运动、休闲场所。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人体生命科学馆、图文中心等教学场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医学高校。 学校以“为城镇社区培养有道德、精技术、重实践的医疗保健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2万余人。学校总占地面积2000余亩,总校舍建筑面积84.80万平方米,拥有各专业实验实训室190个。学校拥有河北省卫健委评定的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教学医院41所,实习、就业基地106家,能够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实习的教学需要。 根据社会需求,我校目前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心理咨询、医学设备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医学营养共21个专业。 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实习就业网络,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会,不定时召开各种小型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学校与加拿大、芬兰、日本等七个国家的19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加大了对外合作交流的力度,举办国内、国际教育交流的各种培训。目前共有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37名留学生已经在我校学习。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定向”、“专业+方向”、“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医院、企业冠名班,实现校院企多方合作、产教深入融合。北京市999医院确定我校为“护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302医院、北京欢乐口腔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北京宝岛眼镜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等多家单位与我校密切合作,开展了“订单”培养,形成“入学、培养、就业”直通车,为毕业生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我校还择优推荐学生到省外和国外就业。一批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成长为各大医院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医院的管理人才。 学校建立了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全面加强行政和教学管理,高度重视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每年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各类教育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被国家和省命名为“平安校园”。学校曾出席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并作大会书面发言。 一路汗水,一路华章。办学三十多年来,我校先后获得“省级明星学校’、“省级管理工作示范学校”“河北省依法治校诚信办学示范学校”、“河北省5A级诚信单位”等30余项荣誉称号,培养出三进火海救男童的“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张志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好军嫂张秀桃、受到省领导接见的“最美乡村医生”周桂祥等优秀学生。十万余名毕业生为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教育部批设的首批28所高职院校之一,整合了金华师范学校、义乌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金华农业学校、金华供销学校、浙江农业机械学校等6所中专的传统和资源,办学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金华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立足职业教育、不断传承创新,先后被列为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浙江省重点校和国家“双高”校A档建设单位,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入围全国高职“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教学资源、育人成效、实习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七个“50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等四大榜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人才90人次、省级教学团队6个。近年来,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并同时获得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近400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授权专利2305件,软件著作权403件,年科技服务到款近3000万元。学校与浙江省教科院联合成立“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是全省唯一依托高职院校设立的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积极承担教育部、教育厅委托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40余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刊发报道和署名文章50余篇。 学校紧密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金华五大千亿产业,形成有效对接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以及现代农业、文教卫生的10大专业群;招生专业58个,其中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专业3个,四年制高职试点专业2个、本科教学点专业1个、联合专升本办学专业4个,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近两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获奖学生数蝉联全国第一。先后获评国家级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高校职业生涯特色咨询工作室,现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100所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8000名左右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7%以上,涌现了一大批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的杰出校友。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创立“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实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近年来,积极打造实体化、“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产教利益共同体”,探索政校行企专业共治、课程共建、师资共融、人才共育和评价共促的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持续创新形成了“三引领、三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四方参与、四类评价”教学质量评价、“4+X”教师考核评价、“五纵五横”学生管理服务等“金职范式”。建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首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浙中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等多项高端产教实体;同时,积极与华为技术、辉瑞制药等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校立足区域发展,不断深化校地合作,牵头成立金华市应急管理学院、退役军人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全天候、全领域、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武义县政府签约共建“武义学院”,挂牌设立武义县职校、婺城区九峰职校和磐安县职教中心等3所附属中职学校,形成区域职教集团。学校创新“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年社会培训10万多人·次,精准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招收6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成立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怀卡托国际学院和“金职院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学校现为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成员、中非职业教育联合会成员、中非(南)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入选“未来非洲—中非职教合作计划”、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教育部中文工坊项目、浙江省高校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浙江省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等,连续三年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全省高职第一。学校先后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教育学院、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西昌民族幼专等30余所院校开展东西部对口协作交流,每年接待来校考察交流兄弟院校200余所。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勇争第一敢创唯一”的新时代学校精神引领下,将继续坚持区域服务型高职的发展定位,高质量完成国家“双高”建设、高标准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努力为省市两级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贡献金职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是一所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工科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历经“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广东省农业机械技术学校”“广东省农业机电学校”“广东省机电学校”等发展阶段。200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翻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学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牵头单位)、“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学生管理50强”“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单位”“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单位”。 学院现有在校生2.5万人,辖有南、北、西三个校区,南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畔,交通便利;北校区位于职业教育气息浓厚的广州钟落潭高职园区;西校区地处嘉禾望岗。校园总面积1037亩,校舍建筑面积43.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10亿元。 学院设有先进制造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设计学院、计算机应用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物流学院、外语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职教育部和体育部等十四院两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45个,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专业群为主体,电子信息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格局。学院建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8个;拥有国家级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11个;省级以上优质专业占比达83%;拥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课程24门。 学院在职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百余人。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比例超过90%,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超过3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超过78%,具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经历比例超过53%。近三年教师获省级以上荣誉289项,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名师培养对象1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专业领军人才6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2人、省级技术能手16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省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5个、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65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省级及以上名师人才总数达145人次;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案例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学院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之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在国家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21年获奖数并列全国第2。学生参加校级技能竞赛覆盖率达100%。近五年(2019-2023年),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10项,国家三等奖8项,省一等奖123项,省二等奖231项,省三等奖222项。学院在“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近五年考核中排名始终稳居前六。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绘制双创人才成长地图,帮助学生“开发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更出彩”。近五年,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类比赛国家级、省级奖励237项。学院获“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19项,资助经费达44万元,2017年资助经费总额排名全省第1,2018年排名全省第2。近三年,学生创业成功案例4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孵化,成立公司的有16项。 学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培养具有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励成长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批“实践能力强、行业品质优、岗位适应快”的优秀毕业生被国内知名企业录用,就业网络主要辐射珠三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基本实现学生有尊严更体面高质量就业。学院坚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站、广州市特种作业培训考试单位等3个培训及鉴定资质,可开展6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获评广东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工种数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拥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院是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广东省的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社区教育示范基地;获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和百姓学习之星。 学院瞄准广东“双十”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深化科产教融合,精准推动校企合作。依托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广东机电职教集团和校友会等平台,汇聚地、行、校、企、研、创、投等各方资源,与“美的、广汽、华为、TCL、白云电器、祥鑫、顺丰冷链”等知名企业实现了深度校企合作,建有72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美的威灵电机产业学院”“银宝山新精密模具产业学院”等4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山迈雷特数控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工信部高档数控机床“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165家,其中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112家,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被推荐为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有358个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2.46亿元,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广东省首批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首批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以上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3个。学院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并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连续两年年被评为“产教融合50强”,2023年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活力排行榜第9,学院和合作企业白云电器均入选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学院坚持“立足大湾区、深耕东南亚、开拓非洲”的国际化路线,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打造机电特色的国际合作模式。2005年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学院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专业,打造海外升学平台,培养中澳双学籍国际型人才1300余人和国际教学资质教师21人,合作项目成效获时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总督赞扬;数控技术专业开展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SGAVE)项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试点教育部“TÜ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提升专业国际化建设水平。与马来西亚华文院校和泰国企业、职业院校共建鲁班工坊和海外分校,面向当地院校师生和中外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近700人次,共建共享15个职业教育标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助力打造中国-东盟职教合作共同体。2017年起举办短期培养与学制教育结合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八年办学已注册500余人次短期培训生和近250名全日制国际生,是省内首个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规模招生的高职院校,来华留学教育师生团队取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办学成果,在省内高职院校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与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学院、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等境外组织机构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50名教师在境外担任职务和组织学生160余人次赴境外实习,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学校2019年荣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获评中国(西安)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优秀案例,2020年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四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2022年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案例汇编》、2022 Educationplus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优秀案例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开设“国际商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留学生学历教育专业,学历留学生在校生规模在全省高职院校排名前列。 学院加强党的建设,以增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为立足点,以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引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着力点,以“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为根本点,实施“九大工程”(求真工程、春雨工程、价值工程、领航工程、网络工程、清风工程、标兵工程、星火工程、连心工程),在推进学院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建工作、德育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学院获评广东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高校和“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立项;有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建设单位2个,省级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建设单位3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艺、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0年9月从杭州市文华校区迁址至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新校区。学院先后获评“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获批浙江省首批十所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本科高校之一、浙江省首批“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当选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顺利完成省教育厅高校教学巡回诊断检查,通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 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皮革之都、著名观潮胜地——海宁,交通便利,紧临沪杭高速公路和杭浦高速公路,杭海城际铁路直达学院,离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杭州临平直线距离10余公里。学院占地938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生活设施优良,校园环境幽雅。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置教学研究单位10个、行政教辅单位15个,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外聘教师1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比约31%,“双师双能型”师资占比约3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约占总数的97%。学院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现有34个本科专业,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公共行政管理领域。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近年来,学院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5个,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11项,立项省级及以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9项,教师主编各类教材34本,开展省级及以上课程建设项目53项。现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项、省级“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试点11个。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实践育人,加强校地合作,与海宁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校地合作委员会,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行业学院和研究院,建有“时尚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个现代产业学院,拥有8个院级智库,建有实验实训中心14个(含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83个,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4家,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构建了凸显经管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前列。用人单位综合满意度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多项指标多年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浙江好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浙江省优秀青年律师”“年度杭州投资人物”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 学院坚持“学科引领、科研兴校”的发展理念,建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六个应用型学科,并组建多个科研创新团队。近五年来,学院获立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7项,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130篇,出版专著35本;获得浙江省哲学社科成果奖等省级科研成果奖7项、厅级科研成果奖6项;研究报告获副部(省)级及以上批示采纳28项;承接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196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留学深造打造平台。开展学生游学、带薪实习和交换学习,攻读MBA和国际硕士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项目,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及港澳地区多所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开设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特色课程班,进一步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 当前,学院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遵循“立足浙江、依托母体、创新发展、塑造特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兼育、产教融合、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成为经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民政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重庆市首批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为国家民政部创办的民政部重庆民政学校,2001年3月升格为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2006年3月更名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校现有大学城和荣昌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600余亩。学校教学、实验实训条件一流,建有2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心)、187间实验实训室。获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建有重庆市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市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7个,立项建设重庆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项目1个。图书馆藏书207万册,报刊600余种。建有重庆一流的数字化校园。 学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商学院、大数据与信息产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数智财经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智慧康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44个,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16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人员97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316人,聘请近300名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个、重庆市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1个,重庆市名师工作室2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筹建)1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世界技能大赛奖牌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9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入选重庆人才计划8人、重庆市首批职业教育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人、重庆鸿雁计划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3人、重庆市名师奖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6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4人、重庆技能大师2人、巴渝特级技师2人,重庆市新时代好老师2人、最美教师4人,最美巴渝工匠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2人。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和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建有国家级、市级重点建设专业26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一流课程40门,17本教材被认定为国家规划教材,教师连续3 年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入选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校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成立学校合作发展理事会,牵头成立了重庆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等3个职教集团、重庆市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全国智慧社会工作产教联合体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50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建有产业学院7个。学校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积极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改革,形成以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课堂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结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学业成长与职业成长结合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的创新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创业率位居重庆市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拥有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民政部西部民政社会工作培训中心、教育部民政社会工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重庆市干部教育高校基地、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重庆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重庆市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机构等多个国家级、市级培训平台。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培训测评点、重庆市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近三年,学校开展各级各类培训14万余人次,开展各类鉴定、评价近4000人次。被评为全国终身教育实验校、重庆市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重庆市示范性社区教育基地、重庆市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形成了“五维一体”国际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学校与德国、南非等3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学校牵头搭建3个国际合作平台,承建重庆市教委3个海外教师工作站,设立职业教育中心、熊猫学院、中文学习测试中心等境外机构30余个,组织对外交流师生人数1000多人次,师生获得国际化奖项120余项。2011年在重庆高职中率先招收国际学生,截至2023年底共接收学历留学生、长短期研修生1628名,境外培训本土人才14374名。学校开设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国际化工作成效好,受到马达加斯加等多国政府官员的充分肯定,收到泰国等政府、企业感谢信17封,境外媒体报道27次,受邀在2023年世界中文大会(北京)等论坛上做经验分享34次。学校是重庆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单位、国际化综合奖补项目单位、国际化特色项目立项单位,作为重庆高职唯一院校连续三年荣获“国际影响力50强”荣誉。2022年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和教育部国际司“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2023年获批全国第一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荣誉。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工作头雁效应”不断彰显。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广泛影响,2016年作为重庆市属高校的唯一代表(全国9所高职院校之一)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7年当选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副会长单位,2018年作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并交流发言,2019年作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代表参加第26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交流发言,2022年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有重庆市唯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 面对现代职业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自觉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产业的开放意识、密切企业的合作意识、工学结合的培养意识、对接区域的服务意识、促进就业的民生意识、应用研究的学术意识,立足现代民政,服务智慧民生,对接产业高端,赋能城市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应用型高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警海警学院
学校介绍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安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实行现役制(副军级),列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序列。   学校地处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占地面积500余亩,目前在校生规模2200余人,专职教师26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0余人。   学校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现下设基础部、船艇指挥系、机电管理系、电子技术系、后勤系、进修系等五系一部,开设有船艇指挥、机电管理、计算机应用、通信技术、机要和后勤管理等专业,担负着为全国边防部队培养船艇指挥、机电管理、通信技术指挥、后勤管理等方面人才的任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管学科为主,工、管、文、理、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2001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试办,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南昌航空大学60余年严谨办学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服务于祖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自强立功”校训,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学院“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价值观,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产学结合中彰显办学质量和特色”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位于昌九经济带中部、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共青城市科教城,科教城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生态园林高教区。学院总建设投资近7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学院以智能化校园管理理念,积极打造生态优美、服务设施一流、教学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目前下设机械材料学部、信息电子学部、经济管理学部、艺术学部、文理学部等5个教学学部,设有24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10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的78%,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的34%。 通过二十年的办学积累,学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雄厚的优势教学资源,教学实力不断壮大、教学设施齐全、航空特色鲜明、工科专业优势明显。学院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先后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等27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新西兰、英国、韩国等国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办学协议,与中国台湾高校建立了交流生互访机制。 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和严谨的办学作风,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五年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无损检测(超声)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达300多项。2021年,学院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学院的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自办学以来学院有近1800名毕业生考入香港城市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院曾进入武书连同类院校新生质量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前百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学院将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朝着建设“全省一流、中部知名”的航空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基地目标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