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天津市职业大学
学校介绍 匠心独运,厚积薄发。天津职业大学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最早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全国优质高职高专院校,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院校A档建设单位。学校秉承“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坚持“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努力办好国内领先、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为“一校两区”办学格局,即北辰校区和海河园校区,总建筑面积达4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5亿元,图书馆藏书191万册。学校设有12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 不断推进职普融通,开设7个联合培养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7万人,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师资雄厚,工匠示范。学校拥有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职员工千余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讲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学校坚持思想引领、师德为先,实行上下联动,强化责任落实,突出类型特色,打造一支正风立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高端引领,担当先锋。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系统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对接两个“高端”,构建“重德强技、校企协同、书证融通、多径育匠”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创新“四方联动、五链耦合”的育人机制。国家级教学成果丰硕,重点专业群建设规模不断壮大,辐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排头兵。 立德树人,铸匠育魂。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实施“思想启航”“文化护航”“精品领航”“数字助航”“社团续航”五项任务,形成铸造“未来工匠”的“大熔炉”。学生在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连续多年获得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以上,始终保持在天津市高校前列。 产教融合,汇聚动能。学校深耕校企协同育人,紧密对接“1+3+4”产业发展,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级产业园区、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建设职教集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建产业学院。实施“六融合”,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科研创新,引领未来。学校建设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和研发中心,为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输出。建立李建国等大师工作室,构建人才“蓄水池”,聚焦技能创新和积累传承。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中试基地,建设“双碳”实验室,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凝聚多方智慧为天津、和田、雄安的职业教育谋划发展。高水平建设创新创业发展学院,服务师生项目孵化,构建新时代科教融汇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全面贯通。 服务社会,增光添彩。学校主动融入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依托优质办学资源,形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培训服务体系,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与服务,全面满足劳动者职业能力素质提升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要。先后获批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市级重点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多个科普基地。年均完成各类社会培训、技能鉴定15万人次,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向国际,打造品牌。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形成建设评价标准,分享建设经验成果,推动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开展加拿大、南非、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办学机构建设,形成“1分校+1学院+2工坊+3中心”的国际化办学布局。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方式走出国门,搭建起天津职业教育和世界沟通的桥梁,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模式与经验。 党建领航,奋楫笃行。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一大批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2年起由浙江工业大学与绍兴市柯桥区合作举办。2013年9月起学院新生在绍兴校园就读。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十所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之一。2016年,首批通过浙江省教育厅对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验收。2017年,成为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单位。2019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十所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之一、首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学院校园面积占地820亩,其中水面220亩。 学院现有11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即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理学院、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军训部。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现有4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0500余人。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改革,强化实践,通过星级专业建设、专业自主招生等一系列措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专业特色初步显现。201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浙江省一流学科。2019年,工商管理被评为绍兴市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筑学、旅游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浙江省“一流专业”。学院拥有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和旅游管理等3个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3个省级“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为绍兴市重点建设专业。学院实施星级专业建设计划,现有星级专业11个,其中高星级专业包括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建筑学、旅游管理、英语等,现有院一流专业3个。 近年来,学院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建设项目460余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2项,浙江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65项,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建设项目98项;数字文旅产业学院入选首届浙江省高等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优秀案例;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工程实验中心、数字媒体联合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实训中心、商学院之江跨境电商产业合作实训基地和设计学院色彩图像设计实训基地被列为绍兴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现有12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其中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0门;主编各类教材108部,其中省级重点教材7部,新形态教材11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为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学院先后建成10个实验中心,下设140余个实验室,与省内外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0余家,教科仪器设备达11201台(件),教科仪器设备总值8919余万元。绍兴工业互联网学院(研究院)实验室成功入选柯桥区重点共建创新平台和绍兴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项目。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校园第三空间为依托,打造现代书院制,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搭建平台、做好指导。开设四年一贯制“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积极推进各类精英人才培养,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基金,开办创业实验班和“致知”精英班,积极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创业赛事,连续多次获大赛优秀组织奖称号,建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评为“浙江省级众创空间”、“绍兴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园区积极孵化培育优秀创业项目,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留学深造打造平台,国际化总体水平位居浙江省同类院校前二。现与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美国派尔艺术学院、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法国土伦大学、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韩国祥明大学等40余所境外院校保持有合作交流关系。从201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近五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9项、省级奖项643项,竞赛总成绩名列省内同类学院前茅。学生创业热情高、创业能力逐年提升。每年备案在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近100支,2000名学生参与创业活动。迄今为止,学院共向社会输送大学生35937名,继续深造率10%左右。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浙江省青少年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青年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 学院在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师资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请国内外高校的知名教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学科带头人和兼职教授;实施“青年教师进修学校”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超过9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硕士生导师近40人,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以来,柔性引进了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省级6人、市级11人。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205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9项,教育部、省自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2项,科研经费1.34亿元,授权专利共有1579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教师A类及三大索引论文178篇,出版学术专著21部。教师科研团队撰写的15余篇研究报告获得国家级领导、省级主要领导和市级主要领导批示。 全院师生正秉承“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院训,实施“融入绍兴、依托母体、内涵发展”的“三大战略”,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实现“人才、学科、服务”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建设“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为推进浙江省“重要窗口”、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越州大道958号(312030) 电话:0575-81112516 网址:http://www.zzjc.edu.cn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学校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于2003年3月,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学院是以工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型本科层次高等院校。目前设有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6个分院,3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注重优良学风建设,面向学生,服务社会,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发现挖掘学生个人优势,尊重学生的优良个性,强化个人优势培养。坚持学生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坚持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的有机结合。学院教育教学新模式两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治学态度严谨,办学特色鲜明,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理念,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建设一流环境,实施一流教育,创办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打造社会知名的品牌专业,将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A档建设单位。 学校始建于2003年4月,由成都市新华职业中学和成都旅游职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2006年,原成都市房地产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学院。秉承“成都服务、服务成都”的办学定位,奉行“德行天下、技走人生”的校训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爱国荣校、敬业自强”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产业建,教学实践融入企业生产线”的办学思路,突出“产教融合、双创贯通”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单位。是全国棋牌文化教育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四川省文明校园。学校荣获2019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2019全国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等多项荣誉,人才培养培训成效获“2021年度成都市技能人才培训突出贡献奖”。 学校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主城区,现有高新、新津、青羊、锦江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3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紧邻新津区花源校区旁按照职业本科大学标准新增800亩土地建设新校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博士、硕士教师占70%,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拥有2个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 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下设9个二级学院,建有以“智慧+”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七大专业群,设有39个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金融科技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与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群入选四川省A档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建有9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5个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建成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7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22余个校内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训室。拥有巴蜀文化特色馆、棋艺文化体验馆、天府文化数字艺术馆、成都金融文化教育体验馆,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21年度四川教育成果奖评比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依托成职融创产教园,构建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技术服务、企业生产和学生创业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化人才培养机制,育人成效显著。近年来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组织参加各类双创大赛共获奖近200项,学生获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总数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中勇夺一等奖第一名,在2021年四川第一届新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赛项中获得第一名,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赛项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20全国高职税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进校园技能大赛”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80项奖项,其中获得国家金奖2项,银奖6项,铜奖16项。获得四川省金奖24项,银奖12项,铜奖32项。获得教育部大学生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省赛金奖1项,获得团中央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国赛铜奖2项,省级金奖1项。获得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省级金奖5项。获得教育部电子商务创赛国赛铜奖3项,省级金奖14项。涌现一大批学生创业成才典型,毕业生就业率多年在四川省名列前茅。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机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成都现代产业体系,与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医投美邸公司员工职后培训基地,助力成都健康产业提档升级;与腾讯云合作打造国家示范性产教融合职教高地;携手华为共育ICT人才;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数字贸易学院,致力培养适应最新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京东合作成立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开拓物流人才职教新模式;与成都文旅集团、洲际酒店等24家旅游企业合作成立成都旅游职教集团,发展旅游事业共同体;我校成都创业学院“创客+部落”空间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不断扩大和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办学、师生交流等项目。对接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与英国林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对接成都市“文创之都”建设,依托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文化创意等5个专业,与意大利库内奥美术学院联合举办“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库内奥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办学机构,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文创人才;与德国F+U合作,引进德国老年护理体系,培养康养类国际化人才;与泰国乌龙它尼皇家大学共建商务英语专业“2+2”专升本班,推进双向留学;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德优质项目,中德联合举办软件测试方向班;与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共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丝路学院”,开展师资联合教研、学生联合培养,为泰国百余名高校和中学的汉语教师开展“泰国本土教师汉语学术论文写作与汉语教学培训”项目。在泰国落地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熊猫工坊”,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医护学院与台湾宝岛眼镜公司联合申报“眼视光专业”,共建“宝岛眼视光学院”;文旅学院与法国雅高集团共建“雅高宜必思经理班”、“雅高精英班”、“雅高励志班”,与洲际酒店集团共建“洲际英才学院”,校企共同培育了近千名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济南私立惠鲁工商职业学校。经过80多年的积淀,学校以“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为使命,以“创高职名校,施优教于民”为目标愿景,秉承“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软商硬做、冷链暖心,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学校建有毗邻蟠龙山风景区的彩石教学主校区和洪楼双创孵化园区、天桥培训校区。面向全国16省区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优秀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重点单位、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项目牵头单位、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首批服务贸易标准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推进计划试点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2018、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等称号。学校是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基地,入选山东省理论宣讲基地、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自2019年,连续四年获评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以“科教融汇”为抓手,推进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实施系统化教科研管理协同创新改革,依托鲁商集团,建有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中心、北方现代物流研究院、济南市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构建了国家、省、市校四级产学研技术技能积累载体,聚焦新一代商贸流通高技术服务需求,重点围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发展,对接数字营销、智慧财经、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等产业,布局科研技术路线,遴选科研创新团队,招募学生科研助理,实施特色人才培养,实现科研育人。 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营销产业学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冷链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学院、食品工业产业学院、现代金融产业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创新创业产业学院、信创与网络安全产业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语言文字办公室)等14个教学院部,设有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冰轮工程学院、华为ICT学院等企业冠名学院,开设市场营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制冷与空调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金融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等51个专业。 学校面向现代商贸流通服务行业构建了以“软商硬做、冷链暖心”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服务“乡村振兴”“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对接地方经济和山东省十强优势产业,形成了以“服务现代服务业、助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目标的数字经济下高技术服务业专业集群。主持国家级“双高”专业群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建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9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5个;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山东省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1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6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1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国家规划教材59本;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8名、“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教师1名;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教学名师9名、青年技能名师2名、优秀教师3名,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7个、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名、山东省十佳辅导员4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齐鲁最美教师1名、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3名;2016年“互联网+水产品无水保活物流集成技术”项目在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学校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最佳带动就业奖”,学校在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两项,“让机器人畅快奔跑-极创机器人底盘项目”荣获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另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银奖2项、铜奖3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赛事中屡获大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金牌累计数位列前茅。学校大学生棒球队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乙B组冠军(高职组)。 学校坚持实施“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龙头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和知名高校共建1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省级高新区、经开区共建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组建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校企合作共建1个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个省级现场工程师项目,1个省级校企一体化办学项目。构建“一院一体一基地”产教融合新模式。与京东、百度、海信、浪潮、重汽、华润、鲁商、华住、冰轮、西门子、科大讯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助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建有福瑞达健康产业学院、冰轮产业学院、商业智能机器人应用产业学院等10个产业学院,在教材建设、课程置换、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培养了大量的现场工程师。 学校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华职教社山东分社副主任单位、山东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会会长单位。山东省商会、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山东省商业会计学会、山东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山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挂靠学校。学校办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治理体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全方位对接国际标准,与法国等国家院校合作开发国际化人才培养资源50余门。在法国、澳大利亚、泰国等设立9个海外办学项目,与英国等国家的院校合作举办了金融服务与管理等5个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开展教师互访研修活动。招收来自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沿着“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方向继续努力奋斗,全力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外事学院
学校介绍 西安外事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全面人格养成”与“个性化发展”,主要培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是中国新型大学的典型代表。 学校地处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2400余亩。以“国际化、应用型、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学定位,开设本科专业44个、高职专业27个,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工学、农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10个专业入列“一流专业”。 学校是陕西省同类院校中最早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院校,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院校、机构签署有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协议,每年接收培养海外留学生400余名。同时广泛开设中外国际班,以专升本、本升硕、硕博连读等方式,为学生开辟了本、硕、博全层次的学业晋升通道,每年输送实习生、交换生、留学生400名左右,大力培养硕士、博士层次精英人才。 学校把“全面人格养成”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开设核心素养教育。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以“明道、修身、利他、共荣”为理念,成立正蒙书院,创建“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组建导师团队,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泛开展琴棋书画茶香花教育普及活动,全方位教育引导学子追求高尚品德、追求完美人格、追求奉献家国天下,塑造挺拔灵魂。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系统构建了个性化培养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专业教学中,率先在同类院校中推行学分制,支持学生跨专业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教学上,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岗位上获得专业实操能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知名大学在线课程,以翻转课堂和研讨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在发展规划上,实行小学期制,注重分类培养,建有七方书院、国际合作学院、创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分别针对学生考研、留学、创业、就业等不同意愿,进行专业化的教育辅导与服务。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产教研融合等工作全面聚焦人才培养。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业务能力精湛、师德师风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院士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30余人,教授、副教授530余人,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0余个;建有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七方教育研究院、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自贸区研究院、生命科学应用研究院、创新创业研究院、环境景观研究院、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形成了全面支撑人才培养的科研体系;建有现代产业学院、“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园区,以学科、科研、人才优势吸纳企业入驻,与高新区企业紧密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聚合了学科专业相对应的产业资源,为产教研融合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校30年来,形成了以“鱼化龙”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培养了20余万优秀学子。自强、创新、敬业、奉献成为学校毕业生共同特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数万校友成为行业精英和优秀企业家。学校建立纵向、横向校友组织,成立校友总商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开展项目洽谈对接、进行专项辅导,呵护学生终身发展。 学校持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党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监督保证作用,强化监事会职能,依法依规对办学治校及人才培养实施全方位督查,学校董事会、校务会与党委、监事会一起构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保证了学校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办学育人,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琴传承基地、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单位、陕西省就业先进单位等,取得了显著成就。理事长、校长黄藤与北大、复旦、南科大等大学校长同获“中国好校长”殊荣。 新时代、新阶段、新使命。学校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城市学院
学校介绍 武汉城市学院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校现有在校生17159人,36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12个占35%、理学2个占5%、人文学科3个占8%、社会学科2个占8%、理学2个占5%、医学2个占5%、管理学10个占25%、艺术学5个占25%,已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总占地面积1560余亩,建设面积55.17余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748.9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7万余册,电子资源61.7万册。各类实验实训室76个,其中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获评“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三大工程”,配套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培养计划”等“四大计划”。现有专任教师723人,生师比为17.4:1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5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7.73%;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3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1.81%;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05%。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紧贴社会需求,学校融入区域发展。学校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信息科学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校+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育人模式。 学校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有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校积极创新校政、校企联合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建立了111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7个,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45个,许多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之中,培养了大批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近三年累计550人(次)获“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竞赛大奖。学校鼓励学生多目标发展,多途径成才,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为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考研,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1%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德育工作。2006年以来,在全国高校首创并坚持“德育奖学金”制度,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肯定。校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果突出,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思政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湖北省委组织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评“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十佳平安校园”、连续五年获评“武汉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根据艾瑞森中国校友网研究评价,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全国260多所独立学院保持前五名,2019年以99.72分位列第四名,湖北省独立学院第一名。2021年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武汉城市学院被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中国六星级民办大学,在全国民办大学中排名第六。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工商学院
学校介绍 郑州工商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建于2002年的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郑州、兰考两个校区,设有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财税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43个本科专业。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河南省“十大发展战略”、郑州市“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建设需求,秉承“诚信勤奋”校训和“好学力行”校风,实施“强基固本、培元铸魂、旗帜引领、先锋示范、文化铸校、守纪清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党建思政工作水平。构建“把思政课程建好、课程思政做实、日常思政教育做强”三维合力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行“素质教育五项工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校政企研用协同、教学做赛创融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以经管学科为主,做优商科,做强工科,做特艺术学科,形成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近年来,学校以“调整结构、强化内涵、彰显特色、提升水平”为主线,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目前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等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等25门,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5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市级教改项目2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研究成果奖励8项、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1个(现代快递电商物流行业学院)、河南省产教融合品牌项目1项(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探索)。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建有电商物流实验教学中心、河南省制造业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20个实验教学中心,212个实验(实训)室;多媒体数字化教室达到100%;馆藏纸质图书288万册,电子图书221.2万余册,电子期刊8200余种,数据库资源25个,设有“素质教育五项工程书库”“焦裕禄精神专区”等多个特色书库。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百度、腾讯、中国石油、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河南保税集团、山东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大数据研究院、河南规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河南省歌舞剧院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郑州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江苏昆山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泰州医药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建立了稳定的校政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43个;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289个(其中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支持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等教育部认可的竞赛活动。近三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测量技能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等国内外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519人次,省部级奖项2153人次。学校毕业生质量广获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并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优秀学生楷模。 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河南省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河南省辅导员工作室、河南省教师发展示范中心、河南省示范书院等;拥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并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党建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郑州工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郑州,服务河南,辐射全国。紧紧围绕河南省、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地方、对接行业需求,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中原更加出彩积极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财经学院
学校介绍 大连财经学院始建于2001年,201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转设成立,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地方性、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高校,归辽宁省教育厅管理。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10所全面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毗邻金石滩风景区、大黑山风景区和辽宁自贸试验区。校园环境优雅,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验实训场所,多媒体教室全部采用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建有多个基于大数据、物联网、VR等信息技术并融教学、科研、实训、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教学设施齐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拥有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62种、电子图书160万种,为学生提供阅览、学习座位2900余席;有大型体育馆、高标准游泳健身中心和体育场,可容纳上万人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学生生活区内洗衣机、空调、独立卫浴等设施齐全,学习生活环境舒适、便捷。 学校具有鲜明的财经特色,形成了以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专业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类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3个,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占82%,建立了以经管为特色的专业群。学校设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11个教学单位。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会计学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会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42门,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培育基地2个,大连市社科院智库研究基地1个,大连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1个。2018年学校荣获全国“年度品牌实力高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建成了展览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集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于一体的货币史主题展馆,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以培养富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建成了由环境育人展区、物理探究实验室和物理演示实验室组成的多功能科学体验馆,以及涵盖中国文化、音乐、美术、舞蹈等教育内容的博雅国学空间、和乐工作室、和艺工作室、舞蹈演练室和大学生艺术中心等,把素质拓展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培养能力,强化实践教学,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正保财务大数据智能产业学院、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产业学院、贝壳数字新居住产业学院、广联达数字造价产业学院、华住酒店管理产业学院等,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项,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全国优秀项目案例1项,产学研合作育人取得明显成效;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近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4项、省级立项57项,学生多次在全国性课外竞赛中取得佳绩。学校现有本专科生13705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国(境)外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02年开始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双校园联合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学校共有600余名学生在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并顺利取得双校学位。学校还开设了ACCA国际化会计实验班、FRM(金融风险管理)特色实验班,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发了校际本硕联合培养项目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明德正心、博学笃行”校训,发扬“和谐进取、务实致新”校风,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立足大连,服务辽宁,辐射全国,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砥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目标奋力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学院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 武汉学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公益办学 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先后投入20余亿元建设新校园,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已累计资助1.62亿元。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奖助学金7420.2672万元。 校园建设 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与黄家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校园空间布局开放多样,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 学科专业 学校目前设有会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等8院1部。现有本科专业35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势学科办学基因,彰显优势;工学(信息科技)类专业蕴含腾讯元素,形成特色;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类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2015年转设以来,获批全国高校首个供应链管理和首批跨境电子商务2个目录外本科专业,湖北省首个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其中供应链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准为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项,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8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00余人,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3%,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5.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英才”1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另有多名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还聘请了20多位海内外知名企业高管和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学校“应用专业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学校占地964.53亩,校舍建筑34.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66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7.2万册,校园网出口宽带22.5G,校内实验实训室8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折合数1415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765人。学校推行“一主体两融合八共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腾讯、华为、京东、中软国际、大楚网等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英国专业协会合作办学,实施“学历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受专业协会高度认可,豁免执业资格证课程数量居国内同类特色班前列;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的特色班,2016年获准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办高校唯一);长江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设长江公益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到校讲座;落户我校的腾讯众创空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促进创新创业。2022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文体等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1387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30项、省级立项90项。 科学研究 2019年以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获评良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300篇,出版学术专著28部,获批国家专利28件,软件著作权56项,开展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获得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3项、武汉市委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7件。 国际合作 学校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A特色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财务管理CIMA特色班。与英国剑桥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学校全额资助出国(境)交流学生196名;出国(境)深造学生202名,81%进入世界200强大学。剑桥大学为我校学生开设剑桥名师在线讲堂、全球素养教育在线工坊。学校获准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累计培养了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近百人。 社会声誉 学校2019年以来获得社会捐赠2.86亿元。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首选物理、历史科目的平行志愿投档线在湖北省同类高校中分列第3、第4位;2019届以来连续三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5.52%、79.09%、89.6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0%以上。近三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学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关报道364次。2020年软科民办高校全国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民办高校全国排名并列第3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