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山大学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鲜亮红色基因、追求卓越品格和爱国奋斗精神。中山大学... 全文
校长简介
中山大学现任校长是高松,同时也是党委副书记。他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并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高松校长于2021年11月上任,他上任以来,积极推动学校... 全文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0-8403649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
学校排名
11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南京大学
学校介绍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40个院系,本科生14714人、硕士研究生18103人、博士研究生9430人、留学生1396人。现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近400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400余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35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本科生14714 硕士研究生18103 博士研究生9430 留学生1396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围绕“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融通、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实施“熔炉工程”,奋力打造新时代“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大着力推进实施科研转型提升战略,持续探索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打造“理工医”新高峰;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原创、方法转型、服务国家”等三个向度的创新发展,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自上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益交融、命运与共的当代世界格局中,南京大学正深入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2020-2030)》,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探索全球合作新机制,为促进多元文化的互通交融、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踏上新的百廿征程。面向未来,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殷切嘱托,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充分运用“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大讨论成果,全面实施“奋进行动”,以系统性、协同性、前瞻性的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开放办学能力、执行落实能力为抓手,团结奋斗、争先进位、坐言起行、应势而动,力争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努力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和2022年2月,学校两度入选全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5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华中科技大学
学校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17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9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5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0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四颗明珠”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基地,拥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研产相结合,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设立异地研究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科技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大学
学校介绍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二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22年,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57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101-150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4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30个本科专业,6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1种专业刊物。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70余万各类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砥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A 类建设高校,2022 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 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据 2024 年 1 月 ESI 公布的数据,学校19 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 1%,6 个学科进入前 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排名全球第9。 学校是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34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工6568人,其中专任教师3755人。师资队伍中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588人次,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51个,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 学校现有学生59267名,其中本科生24539名,研究生31194名,国际学生3534人,来自136个生源国;本科招生专业7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目前学校共有省部级及以上基地228个,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建校128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医学专家等,如蔡锷、张元济、蔡元培、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汪道涵、吴文俊、杨嘉墀、徐光宪、姚桐斌、陈能宽、江泽民、侯宗濂、黄旭华、顾诵芬、丁关根、吴自良、蒋新松、蒋正华、王希季、李金华、韩启德等。建校以来,有200余名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迁校以来,学校培养或在校工作的院士89名。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5 位“国家卓越工程师”。2015 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86人。 学校建立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学校实行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党建引领、知行兼修、师生共处、因材施教”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试点高校。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学生;随后开办钱学森班、侯宗濂医学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储能班;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家素养的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来建设和管理各类试验班,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校6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0项,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2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9门,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国家级社科重大科研项目5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31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建成一流医学学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把握世界高等教育规律,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定位,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文4大领域建立了8大平台、30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深入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储能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西迁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构建“塑心、育行、绘象、造境”文化建设格局和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以“文化+”激活基层“文化细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求实创新的学术文化、宽厚包容的人文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美育文化、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先生”系列话剧、金色梧桐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展示、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 学校深入实施“星航计划”“攀登计划”,着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升级版、“枫桥经验”的大学版。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31个学生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新港报告”“创源论坛”等成为师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秉承为世界之光的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实施全球校园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介绍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萌发于民族觉醒之时,诞生于国家奋发之际,成长于民族复兴之中。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航天报国,再到服务航空强国、航天强国建设,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培养一流人才,打造国之重器,始终奋进在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前列。98位两院院士和25万余名优秀建设者从这里走出,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弘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谱写出了一篇篇培育栋梁、为国铸剑、追求卓越的绚丽华章。 北航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市拥有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2023年建成启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杭州国际校园总占地约4000亩。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78个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后,拥有36个一级学科(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突出特色、质量和贡献,明确“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带头人体系,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高峰学科占博士点比例超30%,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在校生37733人,其中本科生16341人、研究生20270人、留学生1122人。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提出了“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四强”模式,持续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相互浸润、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学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2个。建立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6个。名师、名课、名教材和教学成果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8名、教学团队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4门,获国家级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奖3项,12项成果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学校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强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改革,建设国家首批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施“未来空天领军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协和医学院共建“协和医班”,开设“国际卓越工程师试验班”。打造“基础教学、校内竞赛、国内平台、国际舞台”四位一体的学生科创体系,连续33年举办北航“冯如杯”竞赛,吸引了9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点亮学生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索能力。本科生“冯如三号”无人机团队两创世界纪录,学生大型综合项目“北航4号”临近空间火箭动力飞行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项目主星“北航亚太一号”先后成功发射。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8届捧得“优胜杯”,3次获最高荣誉“挑战杯”。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大部分省份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5‰,部分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前9名。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突出“四个面向”,坚持“四大”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强化纵向创新链、横向交叉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另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牵头承担“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任务,在无人机、增材制造、发动机叶片涂层、紧缩场、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啃下“硬骨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0项,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坚持党管外事原则,坚持服务外交大局,坚持世界一流愿景,持续深化“UPS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全域全方位的全球北航工作格局。拓展和深化与国际著名高等学校、一流研究机构、知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成立及加入了“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T.I.M.E.)”“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3个国际大学联盟及学术组织。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历经18年发展,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典范”。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悉心指导和浙江省全力支持下,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学院,扎实推进中法航空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精英式、本硕贯通的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范式。成立费尔北京研究院、中法未来城市实验室、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等41个高端国际教育科技合作平台。获批成立1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大力实施“远航计划”,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校际学生交换、海外实习以及国际暑期学校、科技竞赛、文化交流等形式,全力推动我校学生参与国际化培养、丰富海外经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 学校党建领航,内涵发展。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根本遵循,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健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全面优化校级常设议事协调组织,完善分级分类的决策机制。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三大会议”“学习日”机制,推动中央精神直达一线。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布局新校史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建设“空天报国”主题雕塑、“天空之境”等文化地标,打造北航大讲堂、北航艺术节、“感动北航”人物评选等特色文化品牌,创作排演《罗阳》等“校园大师剧”,弘扬一流大学精神,孕育一流大学气质。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精心打造以官微“航小萱”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聚焦大事热点、聚焦基层一线,营造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学术成就的浓郁氛围,激发师生爱校荣校热情,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2016年,学校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东南大学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东南大学现有36个院系、90个本科专业,有4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有全日制在校生40220人,其中本科生16931人,研究生23289人;在校留学生2005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750人。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90.89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78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9个(二级数据库234个)。学校还设有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列全国第八位;1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位居全球第14位,稳居ESI世界前万分之一行列,计算机科学新晋ESI世界前万分之一,位居全球第7位,材料科学和化学位居ESI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 学校牵头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共建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建设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平台、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2011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级文科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 东南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37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32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535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739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322人。有两院院士16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600人。东南大学正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深入落实人才工作“一号工程”,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9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12个),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共有5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以来,51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获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1个。东南大学连续五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0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1项(并列全国第九)。东南大学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3年科研经费到款39.2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217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885件。截止2023年12月底,有效发明专利14739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SCI、EI论文收录均列全国高校前列。2011-2021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3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近五年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当前,东南大学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3年末,学校已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20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巴... 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今日的东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坚持瞄准前沿、服务国家、师生为本、人才为先,推进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东大气质、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理工大学
学校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全面构建“一脉五区”的开放办学新格局,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9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建校80余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首、着力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一条立足国防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一条勇于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发展路”。“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在30余万名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14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80余位院士以及一大批科教英才、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学校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曾创造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等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始终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担当作为,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勇担强国建设新使命,持续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精心培育一流人才,赤诚创造一流贡献,奋力建设一流大学,不断凝聚师生奋进力量,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办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稳居“双一流”高校第一方阵前列,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立德树人,红色基因浸育一流英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三全育人”,构建“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寰宇+”(“SPACE+X”)计划,全力构建智慧教育视域下全人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建设未来精工技术学院,着力培养具有批判性、颠覆性和创新性思维的领军领导拔尖人才。开设协和医班、“李泽湘双创班”,持续打造人才培养特区。涌现出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未来女科学家”获得者等优秀学生榜样。大学生足球队加冕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十一冠王”。学校理科类生源质量稳居全国“双一流”高校前十,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始终保持在全国高校第一梯队。 优化育人资源多维提质。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设有本科专业78个,实现全面一流,其中国家一流专业48个。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北京市教学名师(含青年教学名师)65人。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点7个。获批建设首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延河联盟”红色育人共同体。2023年牵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研究生获全国学会优秀学位论文211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篇。 双创教育实践树立标杆。北理工学子在国内外创新创业赛事中连续夺冠夺杯,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两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捧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两夺阿布扎比国际机器人挑战赛冠军。获2023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冠军。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牵头建设单位。 矢志创新,科技立功诠释报国担当 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学校坚持“锚定战略、前瞻布局、强化特色、创新超越”的科技创新工作方针,持续实施“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研,在高能物质、科学探测、无人智能、跨域机动等战略性核心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特种材料等基础性前沿方向具有明显优势,科研成果量质齐增,科技创新屡屡取得新突破。 勇做科技创新排头兵。学校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深度参与载人航天、北斗组网、火星探测、新一代人工智能、碳中和、社会治理、科技冬奥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全面服务国家重点领域能力发展建设,怀来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打造了“中国复眼”等一批“国之重器”。牵头获批一体化探测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单体经费创历史新高。承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牵头建设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 高水平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学校年均科技投入保持在60亿元以上,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前列。“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稳居国内前列,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连续三年一等奖“不断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4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1项。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高水平原创性成果;文科科研连年取得新突破;学校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跨越提升。6个典型案例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北理工模式”。 厚植沃土,队伍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以新机制创一流人才高地。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积极营造“引得来、立得稳、留得住、长得好”的良好人才生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学校特色的“预长专”教师聘用新模式,汇聚高端创新要素和智慧资源,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了以“师承效应”“头雁效应”“集聚效应”“倍增效应”为代表的人才培引新模式,有效推动以校引人、以业育人、以人聚人,人才队伍质量显著提升。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凸显。学校实施“‘三个五’人才工程”,打造“54321”创新人才金字塔,现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00余人。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才600余人,其中40余名战略科学家,180余名领军人才,350余名青年人才,国家级创新团队41个,省部级教学名师近30人。连续三年年度新增国家级人才超过100人,其中自主培育占半数以上。2023年,3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新体系教师占比达50%。年度招收博士后首次突破300人,新增博士后流动站6个。连续四届院士增选“不断线”,三位高水平外籍教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一批教师获“首都劳动奖章”、工信杰出青年等荣誉,已形成群贤毕至、班行秀出、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新优势。 特色鲜明,学科发展绽放勃勃生机 学科建设释放新活力。学校坚持“四个面向”,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统筹兼顾“学术追求”与“行业引领”,持续弘扬学科发展特色,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 学科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学校现有9个学科门类,33个一级学科,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6个工程博士类别。物理学新增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进入国家第一梯队。在2023年软科最好中国学科排名中,6个学科进入中国顶尖学科,18个学科进入中国一流学科。以珠峰高峰学科为主干,建设“6+7+2”特色学科群,加快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互促,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批珠峰学科稳居全国高校前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11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多元共赢,对外合作开创崭新格局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坚持与全球伙伴共融共赢,广泛深入联结世界,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与6大洲7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建立机构合作关系,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蒙纳士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设立各类师生交流合作项目。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领导人才。来华留学从全国高校第一阵营脱颖而出,质量认证获评全国唯一A+等级,树立全国标杆。获批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机构,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高校。国际学生规模超过2800人,生源覆盖全球四分之三的国家。 产学研合作实现全面跃升。学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珠海校区建设加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雄安校区获批建设,重庆创新中心、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唐山研究院、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等校地合作机构一流成果频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联动省级政府、国家局、领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大学
学校介绍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1.66万平方米。学校正与眉山市合作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70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更加聚焦和强化“强基础、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让“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特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底色,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境界。学校建“金专”、铸“金课”,持续推行“探究式—小班化”等课程教学改革,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擦亮“川大通识教育”名片,以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升级。学校成功举办11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独立或牵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8门,主编或副主编14种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3个。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7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四,近三年在“挑战杯”国赛中获得特等奖和金奖11项。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3.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3000人。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含共建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网信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4个。近4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0项。202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5.2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卓越检验医师试验班试点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和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合作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5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医院确定为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附属医院输出建设的四家医院(华西厦门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华西医院西藏医院、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网络医院总数近1200家。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中俄数学中心—成都基地等近20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39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25个、古籍特藏文献26.8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8部),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94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7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校介绍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引领下,全体哈工大人正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 工程师的摇篮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于1996年、2001年、2011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于1984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十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持续发挥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引领优势,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深化“+支部”“榜样库”“工作室”思政工作品牌内涵,高质量建设一批理论宣讲团和先进事迹报告团。2021年刘永坦院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113位两院院士、148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22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47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培养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出了30余万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优势,加速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创新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创新推出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等“院士班”广受欢迎,学生学科竞赛成绩连续3年蝉联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第一,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学校大力赓续弘扬“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的哈工大精神传统,坚持“稳引培”并举,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建成了一支享有“八百壮士”美誉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学校坚持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形成了“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优势特色,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发射了中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通信,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系统关键技术、支持中国“天眼”成功“开眼”,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在轨可控展开,成功发射的“龙江二号”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主持参研的火星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助力“祝融号”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多项技术成果支撑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首次解析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结构、成为国际细胞适应性免疫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正在建设中国首个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的大科学工程,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累计有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十三五”期间牵头获2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数百项成果助力中国航天66载,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等多个奖项。 面向新征程,哈工大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矢志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勇担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