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学军,校长赵继荣。 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和平校区一期项目部分完工并投入使用;2018年,教学及行政整体迁入成为办学主校区,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遵循“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坚决扛起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和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两面“大旗”,经过46载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已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建立了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建成了以中医药学、现代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为主体的3个核心专业圈、本硕博一体推进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万余名学子、千余亩校园、百余名名师名医的现代大学格局。建校46年来,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培养了七万余名高层次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人才。 学校现已形成和平校区、五里铺校区、定西校区、甘南校区“一校四区”办学格局。和平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坐落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居于甘肃省会东大门,东襟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西拥金城锁钥皋兰山,南倚钟灵毓秀官滩沟,北接丝路通衢连霍高速,遥对滔滔黄河,毗邻座座学府,人文气脉生生不息,医药教育别具特色,是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五里铺校区占地面积105亩,地处黄河名都金城故地“精致兰州”主城区,与兰州大学比邻而居,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隔街相望,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中药创新研究院于一体,是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基地。定西校区占地805亩,坐落于素有“中国药都”“甘肃咽喉”之称的定西市,2022年起各类专科专业停止招生,全面开启本科教育发展之路,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甘南校区占地81.61亩,坐落于素有“青藏之窗、户外天堂”之称的甘南州合作市,是学校培养藏医药人才、传承藏医药文化、推进民族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118人,其中专任教师926人。现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6人,双聘院士4人,岐黄学者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15人,18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6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3人获“甘肃省园丁奖”,38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1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学校本部设有16个教学机构。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50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0所附属医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768人,其中本科生15400人,专科生583人,硕士研究生3459人,博士研究生229人,留学生97人。现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A类)、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9个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有34个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 学校拥有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二附属医院),1个甘肃省科普示范基地,1个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5个厅局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二级),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1个甘肃省研究院,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众创空间,1个实验动物省级行业技术中心,1个厅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目前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98.6763万册,拥有各类数据库49个,纸质图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249.5万册,电子期刊112.2万册。 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1042项,以第一单位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93项,获国家专利159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74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3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医儿科杂志》《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第二届“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第二附属医院拥有宣肺化浊颗粒、清肺通络颗粒等院内制剂130多个,姜石颗粒获评2022年“甘肃省药学发展奖”一等奖,“陇绿源”商标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 学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本着“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的思路,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向西交流发展,已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建了9所“岐黄中医学院”和6个“中医中心”,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对口支援。2023年7月,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共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甘肃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1136”战略目标,即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聚焦办学治校高站位、党建思政高引领、学科建设攀高峰、科学研究高水平、人才培养高素质、服务社会高对接、对外交流高层次、文化传承高聚焦、队伍建设高标准、治理体系高效能10大高质量发展领域,实施政治领航定向工程、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等30项工程,提升学校新医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医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中医药战略规划与政策咨询专业智库、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中医医疗和康养服务高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开放办学窗口6大功能,实施人才强校支撑、科技创新突破、协同融合发展、文化价值引领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守正创新、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主体地位和特色优势,突出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复合特质的应用型人才,建设成为全国知名、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琼台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琼台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清初康熙年间的琼台书院,是清代琼州最高学府,也是海南师范教育的起源地,现为海南省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三百年来书声不断,诲人不倦,传承文明薪火,勇立时代潮头,为祖国南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了众多英才志士,铸就了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师范”。 一、丕承前贤,勤宣德教(1705年—1902年) 金榜题名曾向吾门求鼎笔 蟾宫折桂须从此处借天梯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抵琼履职,他赞叹这里钟灵毓秀的山水,更仰慕从这里走出的丘濬、海瑞二位先贤,怀抱“勤宣德教,扶植士气”之志,自捐俸禄,筹办书院,以琼州别称,明代重臣、琼籍大才子丘濬别号“琼台”命名,自此琼州文风骎骎日上。 琼台书院地处州府所在地府城的丁字街,与道台、府台并称“三台”,为清代琼州府立最高书院。奎星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院子内绿树红墙,满庭芬芳。有清一代科举制度下,从这里走出的贤才无数,乾隆朝皇太后万寿恩科,书院四名学子同科中举;乾隆十八年书院奎星楼落成之际,又有四人中举,其中一人高居榜首,荣登解元;嘉庆十四年,后曾任书院掌教的张岳崧高中一甲三元,召对金銮殿,荣膺探花郎,名震天下,嘉庆帝惊呼:何地无才乎?琼台书院由此被誉为科举时代琼州学子治学修身、登科入仕的不二之地。 民间广为流传的《搜书院》故事就发生在琼台,书院第二任掌教谢宝爱才护生、机智果敢、不畏强权、仗义救人,故事被编演成琼剧、粤剧,多次在海内外上演,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等均曾观看并接见了主创人员。 二、开启新学,敢为琼先(1902年—1950年) 养乾坤正气 育天下英才 二十世纪初,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实行新政,提倡西学。1902年秋,琼台书院正式改为琼州府中学堂,开始了海南的新式教育。1906年改称琼崖中学堂,期间革命思潮传入海南,琼台成为培养琼崖早期革命领导者的摇篮。1909年同盟会海南支部成立,琼台学生徐成章、徐天炳、梁秉枢以“励志社”成员身份加入同盟会,成为该会在海南最早的会员,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为响应武昌起义,徐成章联合同学徐天炳、梁秉枢、陈继虞等组成学生军进攻府城的道尹府,取得成功。 民国成立后,琼台改名为琼崖中学。1913年秋,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在学校附设师范班,中学与师范教育并行,琼台也由此正式开启师范教育之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琼崖中学担负起发动和组织琼崖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重任。5月8日海南各校学生聚集琼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响应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琼台还为海南培养了杨善集、王文明、冯平等多位琼崖革命先驱人物,他们在近、现代海南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20年9月,琼台改办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这是海南第一所省立师范学校,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到校求学任教。六师以“诚爱、勤俭”为校训,其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为后来的海南师范教育提供了重要范本。 琼台于民国大革命时期表现出强烈的革命精神,徐成章、杨善集、冯平等人以六师为根据地,通过兴办报纸,口耳相传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播撒至社会各阶层,为琼崖革命开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1926年2月,王文明、杨善集、罗汉、冯平等人在海口成立中共琼崖特别支部,3月8日中共广东第六师范支部随之成立,至1926年底,琼台的党团员就有190多名,占全校学生五分之二。1926年6月,中共广东区委委派杨善集到海南指导革命工作,在海口市竹林村(现新华区竹林里第131号)原六师学生丘秉衡的老屋召开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当选琼崖“一大”的13名代表中,琼台校友就有7人,分别为教师陈垂斌、罗文淹、罗汉、许侠夫,学生王文明、冯平、李爱春。六师为海南的红色革命提供了思想和干部的准备,为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写下来浓墨重彩的第一章。 抗日战争爆发,琼台开始了长达 8年的迁徙流离的艰苦顽强办学生涯,几经分合、易名,始终书声不断,既传承了百年琼台厚德重教的人文精神,更体现了敢为琼先的琼台精神。 1946年,琼崖师范学校在府城丁字街原址复办,4月1日复校开课,这一天被定为复校纪念日。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琼崖师范进步学生成立了府海地区第一个党直接领导的读书小组。1949年,国民党设置广东省海南特别行政区,学校改称“海南特区区立琼崖师范学校”。 在旧中国黑暗苦难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的琼台人以解放中华、救亡图强为己任,他们学识丰硕、品行高尚、追寻真理、信念坚定、刻苦学习、挺立潮头、勇于担当。校友周士第参加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战功赫赫,55年获授上将军衔;校友谢飞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中优秀的女战士,建国后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职务。20世纪上半叶,国运多舛,社会动荡,琼台仍为社会培养了6600余名毕业生。 为铭记党的光辉历程、继承琼台革命基因,2019年学校在历史悠久的琼台书院内建立“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红色主题教育馆,全方位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统介绍二十世纪上半叶琼台人在革命中前赴后继的无私无畏精神。 三、老树春华,再谱新篇(1950年—) 南疆兴教,桃李争芳留胜史 名校树人,鲲鹏奋翼展宏图 海南胜利解放后,学校先后命名为“广东省立琼山师范学校”“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师范学校”。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4年复办,为原广东省四所重点师范学校之一。1975年设立文艺班,成为海南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发端。1977年首招物理、化学、中文、英语大专班。海南建省后改称“海南琼台师范学校”。 2004年,琼台与1931年建校的“中华名校”之一——临高师范学校合并升格成立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获海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升格为琼台师范学院。 学校秉持“宣德育人,衍道敦行”的校训,培养了数万名大专、中师、幼师毕业生。在教育领域,校友范会国是巴黎大学理化科硕士及数理科博士,中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钱学森、华罗庚、吴健雄等都曾师从于他;校友邢福义是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汉语学界的学术泰斗;校友王开发教授曾任华南师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是著名的核物理学专家;校友曾维奋身残志坚,情怀不改,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和教书育人十大楷模荣誉。从琼台走出的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我省小学和幼儿园有超过50%的骨干教师和校(园)长都曾在琼台求学。 弦歌不辍四世纪,春风化雨三百年,琼台从书院到学堂、到中学、到师范、到师专、再到师院,正是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超越自己的发展历史。树老花偏嫩,春融枝亦缪。新时期的琼台师范学院将始终勇立潮头,牢牢抓住机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借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升本的东风,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未来、驶向辉煌。 琼台沿革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抵琼视事,建琼台书院; 1902年秋,琼台书院改为琼州府中学堂; 1906年,琼州府中学堂改称琼崖中学堂; 1912年,琼崖中学堂改称琼崖中学; 1920年秋,琼崖中学改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迁校广东,成立广东省立琼崖联合中学; 1949年,改称海南特区区立琼崖师范学校; 1950年,海口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学校,校名改为广东省立琼山师范学校; 1974年4月,停办五年之久的琼台师范复办,校名改为海南师范学校; 1979年9月1日,经海南行政区教育局批准,复名为广东琼台师范学校; 1987年复名海南琼台师范学校; 2004年,琼台师范学校和临高师范学校合并,成立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6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琼台师范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红河学院
学校介绍 红河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2003年正式获批开办本科教育,2007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始终坚守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学校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根植红河,服务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十四五”期间学校提出实施“全面振兴师范教育,建设全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标杆院校”两轮驱动战略。学校是云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高校、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学校、云南省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高校联盟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项目,并获得1亿元项目建设经费。 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校以来为云南培养了4.6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成”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深入实施本科应用型内涵建设,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主动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面向行业开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先后与地方政府、知名企业共建成立紫陶学院、红河-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水紫陶文创产业-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立项建设,红河-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立项建设。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获批教育部、云南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云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2020年1月以来获批和立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82项、省级32项;2020年1月以来获批和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0项、省级206项;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项249项、省级1013项;学校本科学生年终就业率稳中有升,均在94%以上。 积极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学校以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紧扣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以及省州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对外开放、中华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三个领域构建学科群。学校现有省级一流立项建设学科2个,省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建设点3个。现有46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冶金工程专业获批省级新兴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专业列入云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备案名单,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小学教育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持续提升,达到全国平均办学水平(C类)专业37个,占比80%。 支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聚集。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红河学院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红河学院临聘、短聘、准聘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构建灵活高效、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全面支撑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在编教职工中,专任教师占比为86.63%。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27.16%,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为81.8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9%。现有享受“国贴”专家2人、省委联系专家4人、“省突”专家4人、“省贴”专家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1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专项2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业人才1人、教学名师3人、文化名家2人、青年人才13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0人,94名教师成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教师10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81人。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加快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和开展有组织科研,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建设有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滇越合作研究基地、云南省东南亚稀贵金属新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8个,云南省高校工程中心和实验室14个,校地共建研究平台8个;建设有当代越南与滇越关系研究创新团队、云南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等省级创新团队和智库3个,云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8个。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人、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6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3项,获省级科研获奖23项,获授权知识产权687项。在国家安全、国际贸易、边疆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510篇研究报告被各级政府部门采纳或批示;在农业、冶金、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开展横向项目521项;在稀贵金属回收利用、农作物育种等方面的成果推广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 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学校以“国门大学”新理念为牵引,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国门大学”建设成功写入云南省和红河州“十四五”规划。目前,学校建设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署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斯里兰卡兰比尼孔子课堂、孟加拉国山度.玛丽亚姆-红河孔子课堂共3个国际中文教育项目;获批“2021年亚洲合作资金项目”1项,面向GMS五国语种实现专业全覆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门大学’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项目”荣获第八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6月越南语专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越南太原大学合作开展境外办学项目,开创了云南高校境外本科办学的先河,学校顺利通过留学生教学管理第三方评估。2016-2024年,累计招收留学生达到1199人;高质量承办斯里兰卡、越南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搭建了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中越文体交流三个中越合作交流平台。 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学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建设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红河流域乐舞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红河州委、州政府、州政协、州委组织部、云南省委网信办、红河边境管理支队等合作共建了红河州边疆财政经济研究中心、参政议政智库、红河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边疆党建研究所、云南省正能量网络文化传播实训基地、红河州边境管理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边疆治理、边疆党建、边疆民族社会工作、边境社区社会工作等研究,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与蒙自市、河口县、建水县、金平县、屏边县、绿春县等市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深度合作,与蒙自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红河学院附属学校落地运行;与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和研究院;为金平县126所中小学6万余名师生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被光明日报刊发报道。 为进一步巩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出了建设具有区域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并通过《红河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明确了实施路径。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落实,学校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了全面、扎实、有效的成绩,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申报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神圣;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我们满怀豪情与信心。全校师生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和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聚焦省委“3815”发展战略和红河州“337”工作思路,锚定奋进西部先进行列目标,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为在新征程上全面开启建设国门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州学院
学校介绍 湖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湖州学院。学校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院校之一。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建设中的新校园位于湖州南太湖新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工学、理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3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8300余人,规划在校生规模13000人。 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定位,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打造与区域产业结构紧密对接的、具有湖州学院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拥有机械工程、药学2个省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5个湖州市“十四五”一流学科,在电子信息、健康护理、经济贸易等方向建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特色专业2个、省新兴特色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1个、湖州市“十四五”一流专业5个。 学校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扎实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线协同。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立体优化育人环境,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成150余门优质课堂,立项建设71门省级一流课程,7部省级教材。获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13名教师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在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文科组和思想政治专项组两个一等奖。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建成校外学生实践基地156个,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显著,近三年学生荣获国家级一类学科竞赛奖项12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9项;荣获省级学科竞赛奖项550余项,其中省级一等奖80多项。学校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新生入学分数线连创新高,位居省内同等院校前列,学校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着力推进科研服务能力。现有1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湖州学院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是湖州市首个且唯一获批单位。近三年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横向科研项目数和合同经费实现突破性增长,获批市地校合作项目39项,横向项目累计212项,项目签约总金额3370万元,其中百万元以上项目12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于2022年取得留学生招生资格,国际化办学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学校已与英国、芬兰等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时正积极推进与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门等国家(地区)的高水平知名高校合作。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为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校全称:湖州学院 学校代码:4133013287 学校网址:https://www.zjhzu.edu.cn/ 办学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1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办学基础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建校74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始终与新中国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凝练了“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形成了“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校风,培育了“自加压、共奋进、重实效、争一流”的山青精神。“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办学施教、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学校是省级文明校园,获评2019、2020年度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山东省首批高校“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培育建设单位。2个二级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2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单位获评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现设有13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19761人,其中本科生14566人、专科生5195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73.71%。现有教职工938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48人,硕士学位教师677人,其中教授7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35.9%。拥有“双师型”教师3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2个,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 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是学校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一强化两拓展”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凝练“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坚定信念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的“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现代服务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管理者和专业人才。 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本科专业38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职业本科专业9个,分别是法律、党务工作、大数据工程技术、市场营销、金融科技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社会工作、舞蹈编导、广播电视学三个专业群9个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本科专业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门本科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基于业财融合的共享流程设计》《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影视配音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专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学、舞蹈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志愿服务研究基地)。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构建了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并实施了“立足专业、教师先行、学生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联合培养、主辅修制等多种模式,实施了学分制管理,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5项。 学校建筑面积31.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0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55.11万元。建有先进开放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5.9663万册,电子图书131.0388万册。坚持以生为本、能力为重,建设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实践(实验)教学中心10个,实验室面积4万余平方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五年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科研奖励1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300项,获批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科技计划团队6个。学校在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大数据工程、地域文化、金融科技服务、养老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多个领域设有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30余所,获批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科实验室、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14个,接受委托或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近500项。社会工作服务平台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工服务机构和示范单位,是山东省首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舞蹈学院先后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国家重大政治、文化文艺演出,以及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等重大活动,赢得好评。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建设产业学院、举办合作专业、共建课程、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育人项目和研究平台100多个。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境)外的3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现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23个国家的100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是一代代山青人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全体师生拼搏奋斗的成长史。当前,学校正处在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申报硕士点作为战略目标,并借此过程开创学校办学新局面。全体山青人将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加快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朝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主校区) 邮编:250103 学院办公室电话:(0531)58997000(0531)58997313 招生咨询电话:(0531)58997707 就业指导中心:(0531)58997266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体育学院
学校介绍 广州体育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市中轴线上,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体育高校之一,是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高等学府,是以体育学为主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大学。目前在校学生8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052人,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为主,并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共同构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 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国家体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秉承“德厚学博、文精武杰”的校训,坚持体育特色应用研究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扬岭南体育文化、助湾区体育发展”的办学特色。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服务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需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体育教育、全民健身、运动训练、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岭南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力。 学校目前有14个教学机构、2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6大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运动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教师中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体育类专业委员会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国际和国家级裁判等。 学校在60余载的办学历史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的现代大学功能,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如世界冠军运动员60多名、政府高级管理人员60多名、大学校长30多名,以及一大批高级教练员、优秀体育教师、高水平科研人员、成功企业家和其他行业精英。新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一个游泳世界冠军、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均出自本校。广东省50%的体育本科生和70%的体育研究生均为本校培养。 在未来发展中,广州体育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体育大学”为目标,弘扬岭南体育文化,致力于运动与健康研究和实践,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服务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和人类健康事业,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广体力量,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梧州学院
学校介绍 梧州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3年10月,原梧州市教育学院、原梧州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梧州学院是一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多科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梧州学院地处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美誉的广西梧州市。梧州市是广西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28年,广西大学在梧州建校办学。 梧州学院校园坐落于桂江西畔,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幽雅宜居。校园占地面积约77.6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约37.5万多平方米。 梧州学院目前设立有14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19个党政群团机构。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招生,有在校生17252人。全校教职工1476人,其中专任教师1020人。 梧州学院办学定位明确。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谋发展,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按照“重品德、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要求,培养人文素养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要、富有实干精神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立足梧州,面向两广,辐射东南亚,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东融西联,通江达海。突出面向产业和行业、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校地紧密结合,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直至“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 梧州学院学科专业特色明显。学院现有本科专业数56个,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专业13个,高起专专业3个,高职高专专业2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小学教育、通信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是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获批广西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A类),培育建设点为: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广西一流学科(B类),信号与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学、软件工程、机械及自动化是广西重点学科,旅游管理是广西重点培育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全国高校特色专业,旅游管理、艺术设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林产化工、环境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产品设计是广西特色专业。宝石琢型设计工艺学、岭南特色产品国际贸易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训、流行饰品材料与工艺、软件工程、国际金融、高级英语2、宏观经济学、WEB前端技术、横向扩散MOSFET(LDMOS)器件先进工艺制备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六堡茶现代产业学院和宝石现代产业学院被确定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梧州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院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各级质量工程立项50项(2014年至今),获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十三五”期间,学院立项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38项,其中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89项,教学成果获奖34项,其中自治区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协同视域下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学院是广西高校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广西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整体转型试点高校。依托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成了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梧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创客空间、微软IT学院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开放实验室创新性实验项目170项,资助经费达51万元,学院大创项目606项,资助经费达270多万元,举办校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2场,奖励资金达25万元。 梧州学院科研工作服务地方成效明显。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市厅级项目197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8000多万元。2018年,学校主持申报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光学显微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立项,获得自治区资助经费1300万元。学校立项建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获批第六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珠宝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大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梧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核心389篇,SCI42篇,EI、ISTP检索47篇,出版学术著作45部。获专利26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其中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围绕地方需求,学院完成了多项区、市重大招标课题,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成果。学院成功研发(开发)了20多个(套)应用软件和设备,系列人工宝石智能加工设备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填补了西江水道智能化船闸调度的空白,“360度全景成像处理系统”已经远销欧美市场,自主研发的“脱贫攻坚辅助数据平台”在国家和自治区全力推进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梧州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20人,其中博士289人,副高以上职称323人,正高职称75人,副高职称248人。获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十百”层次培养对象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人选1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5人,“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资助人选11人,“广西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人选9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培养对象4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首席专家1人。 梧州学院办学设施完备。目前校园总面积达1168亩,校园建筑以欧式风格为主,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明理楼、明科楼、图书馆、体育馆、风雨操场、A11学生宿舍等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元,图书馆馆藏170万册。拥有校园网络安全平台以及梧州学院网站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10个信息管理系统,建成4个网络教学平台、5个学科网站、32个课程网站和31个二级部门网站、6个专题网站,校园网上运行各类服务器70多台。 梧州学院社会声誉良好。201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到学院考察调研时,对学院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多次被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全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还获得了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高校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广西森林校园、自治区级绿色学校、自治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先进院校和自治区首批依法治校示范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多个自治区级以上荣誉称号。 办学以来,梧州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发展。展望未来,梧州学院将秉承“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厚道、豁达、实干、细致”的校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服务广西和梧州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化工、制药、宝石首饰产品设计与加工、物流、旅游、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茶叶种植加工、网络信息安全等产业发展,努力把梧州学院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甘肃政法大学
学校介绍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甘肃省省属的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正致力于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流大学。 学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最初在兰州市自由路4号办学,1969年更名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北湾五七干校,迁至靖远县北湾。1984年正式成立甘肃政法学院,迁至兰州市安宁西路,开办普通高等教育。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同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6月,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 学校恪守“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历经67载的励精图治,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9万余人,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法治人才,是祖国西部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毕业生遍布党政机关、公检法司等部门。从山南到海北,从海平面到世界屋脊,数万名甘法大毕业生扎根祖国边防,以浓郁的爱国情怀、顽强的艰苦奋斗,赢得了“甘政戍边人”的美誉。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安宁万新路校区、兰州新区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共1066.59亩,校舍建筑面积43.23万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50余万册、电子图书90余万册,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58余万元。设有15个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600余人,硕士研究生1700余人。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建有专业教学本科实验室、实训室(中心)29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4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0个,有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法学、信息安全等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 个省级一流学科,其中法学学科为甘肃省优势学科,证据科学、工商管理等2个学科为甘肃省特色学科,建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学科专业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0% 以上。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0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0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8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44人,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1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建有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甘肃省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甘肃省数字法治产业研究院等14个省部、厅局批准设立的研究基地,独立设置的在编科研机构5个,校级非在编科研机构7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近五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2018-2022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1项,其中国家社科和国家自然科学32项。学校主办《甘肃政法大学学报》《西部法学评论》2份专业学术期刊,其中《甘肃政法大学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哈萨克斯坦法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及吉林大学、青岛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学校加入了亚洲法庭科学学会,是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单位。 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主动服务法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疆治藏治边方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实用人才支撑;有效发挥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智库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开展国别法治比较研究,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司法鉴定中心、犯罪心理测试中心、平安甘肃建设研究院、法治甘肃建设理论研究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正司法、平安甘肃建设、法制甘肃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崇尚法治,具有远大抱负、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持续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整体推进学校专业水平提升;加强“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文科与理工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学校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西部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政法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呼伦贝尔学院
学校介绍 呼伦贝尔学院地处祖国北疆,坐落在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呼伦贝尔市,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大学,1977年恢复本专科招生。1992年,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合并,重新组建成立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呼伦贝尔学院。2000年后,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呼伦贝尔盟城建职工中专学校、内蒙古工程技术学校、海拉尔农牧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植根呼伦贝尔,紧扣区域和行业需求,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2016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获批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校65年来,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76.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3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1.0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8个学院、1个实验实训中心、4个研究中心。现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文学、艺术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工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农学十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团队1个,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引领,特色学科与关联专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留学生22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81人,其中专任教师69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24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59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58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教学团队8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35名教师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6人。 学校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4项、自治区级项目329项;部委、自治区级科研平台7个;发表科研论文1204篇(其中高水平论文236篇),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1项,外观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48项;荣获各级各类科研奖项213项,其中包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1人。 学校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打造高校、地方和社会共同进步的格局,不断加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项目研究工作,着力推进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逐年攀升,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推动地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人才引领行动深入开展,形成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多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连续1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秉承“明德致和、笃学尚行”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的呼院精神,以硕士点建设、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服务呼伦贝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合资源,加大对优势和特色学科投入,大力发展“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民族大学
学校介绍 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地处神奇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陕渝,校园依山傍水,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面积近16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25亿元,藏书210余万册,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330余万种。 湖北民族大学的历史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4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于1977年开办医学本科教育。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学校现设有医学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学园艺学院、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附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5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学、中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应用统计、法律、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能源动力、电子信息、临床医学、中医、会计、艺术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999、2004、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各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点)22项(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教改项目3项。有省部级各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点)136项(个),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品牌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荆楚卓越人才”项目、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等项目28项,省级(重点)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及创业示范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20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在新近两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6个一等奖。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3个,现有“楚天学者”计划在聘人员9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1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67人,其中教授139人。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50余人。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39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8项,出版学术专著126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5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2014年版、2020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学校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十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三五”期间,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84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25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75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1927项,其中国家级奖99项,省级奖励1828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24篇,获得授权专利(含软件著作权)32项。在近两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和表演项目中共获得8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并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进行演出。由学校21名学生参演的湖北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学校十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多彩民族和谐民院’民族文化节”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学校涌现出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模范教师肖忠友、“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李振雨、扎根神农架林区的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滕仕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的基层支医优秀学子平慧强、身患尿毒症仍在山区支教的教师程靖、为捐髓救人而主动推迟婚期的“最美新娘”向雪敏、极地科考队医赵克昌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多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国际教育,招收来自10余个国家的临床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和汉语进修生。   学校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的湖北民族大学,正坚定的走内涵发展道路,为把学校建成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邮编:445000   联系电话:(0718)8438945 传真:8437832   招生咨询:(0718)8277808 8269469 8299029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