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常识5000题 工作感受
2023-10-24
北京·编辑 评价
3176 “bug”一词来自哪里?
程序漏洞(bug)是个俚语,代指计算机程序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这个说法可能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哈佛大学。当时,计算机领域的先驱人物——格蕾丝·穆雷·霍珀——发现,一只死去的飞蛾使计算机运行崩溃。用镊子处理飞蛾尸体的时候,有人问她在干什么。她回答道,“我在为计算机驱虫(debug)”。这具飞蛾的尸体被胶带粘在一本记录本内,与计算机故障日志一同保存于弗吉尼亚海军博物馆。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公司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现有在校学生7000多人。
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1年由原牡丹江林业学校、牡丹江林业师范学校、牡丹江林业干部学校、东京城林业机电学校、牡丹江林业技工学校五校合并晋升为高职院校。学院占地面积5000万平方米,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9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素有“丹江第一园”的美誉。学院有三个校区,设有生态工程学院、家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七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培训部十个教学部门,是一所集林业、工程、管理、机电、财经、人文教育几大门类,林科教育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和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和黑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是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第二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木工项目)集训基地。
学院现开办43个专业,其中家具设计与制造、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3个专业为国家第二批和省内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林业技术、测绘、财经、汽车五个专业群为高水平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黑龙江省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学院参与了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参与了国家地道药材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拥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获得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26人,其中教授53人;博士、硕士和在读学位教师145人;“双师”素质教师22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园林花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是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团体标准参编单位,全国轻工大家居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与168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100多家企业成为学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基地。学院在校内建成了“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拥有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108个现代化的实训室和34个设施先进的一体化教室。还拥有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森工无人机技术中心、数字化板式家具生产线车间等实训场所。学院有18人担任国家各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被聘为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32人被聘为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专家库林业技术专家。55人被各行业聘为专家评审委员会会员。1人被聘为全国轻工行指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林业行指委林业工程类专指委秘书长,在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担任木工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
学院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实施“德育创新工程”,开办了|修德大讲堂,开设“修德创新实验班”,构建了“大思政”工作格局。同时探索“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依托“黑龙江林之源高新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上捷报频传,仅2018年学生就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比赛62项,在这些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8项。“鲁班工匠班”2名学生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学生徐颜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优胜奖,201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走上世界舞台的小鲁班”为题,对学院进行了连续报道。
雄厚的办学实力、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广阔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就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始终位居前列,已经形成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将秉承“修德强技,树木树人”校训,以“建设职业强校”为发展目标,以“一体强化、两翼展开、林兴特立、德基精技”为发展战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足林业、面向龙江,服务东北,辐射全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院创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534.6亩,是山西省唯一一所电力大学,是山西省唯一一所中央企业办的学校,是一所学历教育和职工培训并举、高职院校和培训中心一体、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贯通的电力职业院校,是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山西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作为主办单位近五年累计投资10亿元用于学院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级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依托学院成立技能培训中心,将临汾电校、大同电校纳入一体管理,形成了“一体两翼、贯通南北、辐射全省”的办学格局。学院与企业立体对接、与培训中心一套班子,实现了校企一体运行、教学培训一体管理。
学院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开设有55个培训项目和23个高职专业,可同时为6000多名学员学生提供教学培训服务。多次承担中电联、国网、省公司、地方政府技术技能竞赛;开展学生学员职业技能评价,形成了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电力行业技能鉴定站等技能人才评价平台,实现了技能人员职前与职后评价的有序衔接和全面贯通。
“两纵三横”辐射影响深远,“五大平台、四个通道”效果突出,教育培训功能辐射全国27个省市。作为山西省第一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累计培养学生千余名,其中有22名学生远赴非洲参与海外项目建设。2021年3月学院被授予“一带一路”电力丝路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坚持“德育为首,从严治校”的指导思想,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立德树人工作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被授予“山西省文明校园”“山西省直文明校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文明单位”。建校以来累计培养6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涌现出十九大代表郑仙荣、大国工匠乔素凯等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及企业骨干。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具有国家高等学历教育计划内全国统一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北依龙凤山,南邻京密引水渠,西接京藏高速,东连北京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白浮泉湿地公园。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交通便捷。学院占地367亩,建筑面积8.42万平方米。学院拥有先进的多功能阶梯教室、语音室、图书馆、高标准计算机教室及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习实训室、工作室,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高尔夫球训练场、气膜冰球馆、气膜游泳馆、马术训练场、大型健身房、餐厅、医务室、超市和影院等完善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
学院秉承“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诚信创未来”的办学宗旨。下设影视艺术学院、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教师学院、休闲体育系、经济管理系、国际交流中心、通识中心;已形成“影视艺术、人工智能、学前教育、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五大特色专业群,各专业突出职业型、国际化的人才塔养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具有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影视艺术学院
汇佳国际影视艺术学院是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与北京大美海景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影视造型专家白丽君老师设立的“白丽君影视大师工作室”进行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而建立的影视专业学院,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整合,突出党建特色、职业特色,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手拉手剧团等专业影视艺术团体的老师们组成的影视专家委员会引领,采用“3D立体教学法”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化影视工匠”的办学理念,学中做、做中学,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职业道路上引领学生踏入影视行业,并在主旋律影视作品、数字美术等领域有广阔的就业出口,成为“影视工匠”的摇篮。
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
汇佳 & 华晟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是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与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整合和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立足京津冀人工智能以及5G信息相关产业聚集优势,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轨道交通信息化等专业,通过汇聚行业企业领先技术与设备以及构建基于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 5G 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具有创新和创造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型人才。2021 年 12 月 30 日我院申报的“华晟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成功入选第三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
教师学院
教师学院设立于2004年9月,现有在校生千余名,已毕业学生近万余名,下设两个独立招生的专业: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分为综合学前教育、托育服务与管理、幼儿园行政管理、国际双语教育、幼儿体育教育5个专业方向。
教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3+2”中高职衔接试点单位;2019年,入选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并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1+X婴幼儿照护证书(中级)项目试点单位。2021年,教师学院成功申报教育部国控的早期教育专业。
教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81%,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4%,双师型教师占比92%,北京市职业教育特聘专家1名,职教名师1名,专业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
教师学院实训实习条件得天独厚,校内有投资3000多万元的综合实训楼,校外有40余所实习幼儿园,形成了“院园一体、滚动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休闲体育系
休闲体育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典型工作技能为内容,注重实践训练,强调学生职业技能与应用能力培养。开设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下设高尔夫球青少年教育与管理、马术运动青少年教育与管理、体育舞蹈等7个专业方向。拥有国际标准气膜真冰场、高尔夫球练习场、马术训练场,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为学生提供国际标准的训练及实习实训场地。
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由企业高水平专业技能人员授课,采用岗位实践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跟着“师傅”在企业学技术,练本领。小班制教学,尊重学生发展,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学生自身优势,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青少年体育教育、大众体育指导、高端体育运动、俱乐部运营与管理从业人才。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秉承学院“新型、高品位、国际化”办学宗旨,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社会师资力量,聘请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教,给学生带来最具前沿的行业信息和专业技能,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注重实践训练,将课程与岗位对接,在课堂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展示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参与式”学习激发学生内驱力,发掘学生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与应用能力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目的。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我系开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空中乘务、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国际交流中心
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是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以多种形式开发国际市场,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进行海外合作项目联合洽谈,协议签署、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协调评估和研究创新等工作内容。主要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多个海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双向输送交流、教师留学和进修渠道。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隶属于河北省妇联,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第一所省级妇女干部学校,河北省唯一、全国六所公办女性教育高等院校之一,是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级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河北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女性教育示范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北省优质校建设单位、河北省职业院校省级师资培训单位、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是(国家第一批示范性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河北省家政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河北省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院现有主校区、花都校区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南二环汇文街16号,花都校区位于石家庄市红旗大街337号。
学院紧密贴合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现代服务业,现开设学前教育类、家政护理类、财经商贸类、乘务服务类、电子信息类、艺术设计类六大专业群30余个专业;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2万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在籍生1万余人;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服装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经管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学院是河北省学前教育职教集团、河北省家政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河北省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北省会计信息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大赛和服装设计与模特大赛竞赛基地,河北省女性创业培训基地等。学院一直致力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用人单位中拥有良好的口碑,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近年来,学院按照“培养女性、教育女性、发展女性”办学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助力脱贫、学院管理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现代女性特色教育之路,形成了普通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元化发展的办学格局。
新时代,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女子高等院校发展之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由闽江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两所公立高校合作举办,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担任省长期间,积极推动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友好省州关系的背景下成立的,前身是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实际已有20多年中外合作办学历史。2017年1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更名为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是福建省唯一且全国3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之一,获评福建省唯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入选福建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办学定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外合作办学基础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有特色、有质量,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院校。
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引进融合澳洲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立足福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国际视野,通晓一定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入澳洲百年历史的TAFE教育以及墨尔本理工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结合国内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副学士学位教育(AD)及澳洲专科教育(Diploma)。达到双方院校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澳双证书——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副学士学位或澳洲专科证书。
目前开设涵盖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等多个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新工科”“新商科”专业,构建了“三系两中心”的教学单位架构。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专门成立语言中心;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立通识教育中心(思政教研部);以专业群建系,国际商务系打造跨境电商的数字贸易专业群,国际休闲与酒店系打造的数字文旅的国际休闲与酒店专业群,信息工程系打造信息技术的数字服务专业群,从而形成“数字+”现代商贸文旅专业集群,更好地为福建、福州数字经济发展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中外教相结合的 “双语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实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学管理,建立内部审查、校外评估、国外监控的多元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并接受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 、澳大利亚技术质量保障局(ASQA)的评估并监督。20多年办学,中澳高校协同建立“专科+副学士+学士”纵向贯通的现代国际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强化、二融合、三培养、四通道”的办学特色,即学生持续三年强化以EAP为核心的福墨英语教育;构建“通专融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中方、外方和企业三方共育人才;学生培养以就业创业为主,同时也为学生打通国内专升本、出国直升和海外留学的深造途径。
学校立足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办学水平持续“提质”“增效”。近年来,学校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1+X”证书制度试点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质量工程40余项;在武书连中国13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排行榜中,连续四年跻身中国一流高职高专院校,保持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升本率第1、2名。
学校不断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学至今已有69所国外大学来校教育交流140批次,交流访问次数457人次;50所国内大学来访交流学习49批次,交流访问次数226人次;构建福墨国际教育联盟,与83所国外大学和海外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欢迎学生前往继续深造。学校积极“走出去”,努力搭建国际化产教融合平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国际化发展合力。通过校企共同开发技能培训资源、课程标准,开展国际培训,服务海丝跨境新零售产业园“走出去”,初步形成“中国福墨跨境”国际品牌。
办学至今,学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8000多人。通过国际化的培养,专科层次入学的学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与帮助下,多名毕业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近四年专升本录取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0%,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成功帮助1000多名学生前往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出国学生中大部分已取得海外硕士学位,获得良好发展。学校已成为福建省合作办学规模最大、成建制赴海外深造学生数最多的中外合作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江西省水利厅。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是江西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高等职业院校。
硬件条件优越
学院地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占地面积708亩,毗邻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省内名校。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26万册,体育活动场4万平方米,建有室内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14个球类运动场。建有1万余平方米的实训大楼1座,实习(训)场所及实验室73个,并在峡江、共青城等地建有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平台。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有特聘(客座)教授23人,建设大师工作室、建有江西省首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首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现有教职工418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199人,高级职称63人,“双师型”教师11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4名、全国水利职教名师3人、职教新星6人,多名江西省高技能人才、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学院教师先后在省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赛项中获奖30余项,为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业特色鲜明
学院坚持“明德精技,融合致新”的办学思想,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设有水利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公共教学部等7个系部,开设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6个高职专业。水文水资源专业为全国优质水利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动漫制作技术2个专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工程监理等6个专业为江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获批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7个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资格,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办学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服务江西水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和高技能人才,被誉为江西“水利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被人社部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水利部“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获江西省首批创建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多次获江西省直文明单位、南昌市文明校园、职业院校就业先进单位。学院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承担了庐山市横塘镇故里垅村驻村定点帮扶脱贫任务,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重视节水工作,被评为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省级“节水型高校”、省级“高校水效领跑者”。
学院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聚焦职业教育、聚精服务水利,聚力质量提升,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一所集理工、经贸、旅游、艺术为一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西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等荣誉,并先后在全国、省各项职业能力大赛、大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荣获团体一等奖23次、个人一等奖49人次。 学院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临路新东城教育园区内,距省会南昌市100公里。学院占地面积941亩,建筑面积30.1万㎡, 现有在校学生12500余人,教职工477人,其中专任教师39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99人,其中正教授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67人。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空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机器人、3D打印、航空铁路乘务、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智能化工程、学前教育等26个专业。拥有培训中心、学术报告厅、演奏厅、艺术中心、非遗大师工作室、建筑智能化实训中心、现代服务综合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汽车综合实训中心、茶艺实训室等各类专业教学实训、实验场所共42个。 学院秉承“砥砺精业品质,培育大国工匠”的办学理念、“明德尚能、笃实创新”的校训以及“立足抚州市,服务江西省”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术科研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行政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办学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在本市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50余个。同时,学院不断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在校内建立了抚州市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戏曲班;与抚州市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江铃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比亚迪、江铃数控等订单班;加强与市文旅局、文昌里、黎川油画产业基地等通力合作,开设导游班、油画班,并在资溪县建立了写生采风基地。 悠悠抚河,才子之乡。植根于这方圣土的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向着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高等院校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幼儿师范院校。学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一所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部示范性国培基地、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幼儿园管理专委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泛长三角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2018-2024年,学校连续七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居全国幼专首位,2024年蝉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范类第一名。
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学校设有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语言文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英语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22个专业,形成了“幼、特、老、艺”四大专业群。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2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及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于2015年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2017年通过二级示范认证,2019年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品牌专业验收。获国家、省教学成果奖5项。教师在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开展“3+2”“5+2”“7+0”等专本衔接培养项目。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培并举,大力推进人才工程。1个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个团队入选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1人获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省“333”人才培养工程,29人和3个团队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荣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主持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研究。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全面发展,以培养拥有扎实专业技能和浓厚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之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屡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升格以来就业率长期位居全省高职高专前列。
社会服务广受赞誉。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社会为己任,主持制定国家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全国幼儿园教师课程培训标准(幼儿园教师学习与发展);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教育部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多项标准的研制。学校加强产教融合,成立产业学院5个,创办了附属幼儿园、特殊儿童关爱中心、早教中心、体适能中心、托育中心,2003年创办的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幼教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省知名幼教品牌。自2010年起承担内地西藏中职班培养任务,成为全国首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西藏中职生的内地高校。10余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项目300余项,参训学员达3万余人,多年来在教育部匿名在线评估中名列前茅。
对外交流日益深化。近5年来,学校共签订及开展国(境)外合作协议项目26项;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实现了文化交流互访;2019年,国际教育学院招收首届留学生;2022年与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联合举办学前教育、小学英语教育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2023年迎来首届学生。
通过一代代徐州幼专人的接续奋斗,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等4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教师教育大旗,秉承“崇师、尚美、立人”校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幼儿师范学院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阳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的前身阳江师范学校创建于1916年,学院传承了百年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是关山月、许章衡、谢天赐、陈章绩等艺术名家的母校,粤西地区教师队伍中坚力量的摇篮。
学院以“崇德远志,精艺博才”为校训,按照“立足地方,以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为主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建设为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办优师范、办强工科,突出优势,凝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人民满意、社会需要、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2022年12月止,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3200多人,教职员工607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人,高级职称136人,双师型教师312人。
学院现有中文系、外语系、数学系、财经系、机电系、信息工程系、食品与环境工程系、艺术与设计系、旅游管理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继续教育部等10系2部,开设专业40个,拥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按“一体两翼”(以工科为主体,以现代管理及艺术设计为两翼)、办优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思路,持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海洋与食品、人工智能、现代商贸、蓝色旅游、融媒体与创意设计、教师教育等专业群,初步构建了效应明显、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学校通过实施“集中优势、错位发展”战略,2022年9月成功入选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单位,成为粤东西北地方高职院校5所入选学校之一。
学院的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8至2022年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技术奖励6项,建成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获得专利授权183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省级科研立项7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63篇,主编专著、教材100余本。普通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平台和项目立项连续三年位居粤东西北高职院校前列,是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粤东西北唯一高职院校。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58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省级一等奖58项、二等奖125项)。近五年的省级教学教改课题、省级实训基地和省级大学实践基地等省级质量工程立项数量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三。
学院是全国首批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示范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阳江市人才工作示范点、阳江市青年就业转移培训中心、阳江市扶贫就业技能培训中心。
当前,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省委教育工委的正确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院党委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把握新机遇,开启新征程,不断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高质量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建设以工为主,农、管、文、艺、教协调发展,海洋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见长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立足阳江、对接大湾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我市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和“双区”建设服务培养更多的道德高尚、技能过硬的高职人才,积极做出“阳职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共享杭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电商资源、完善的公共设施,坐拥小和山高教园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
学校设有财务与会计学院、商务与贸易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智能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管理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设有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会计研究所、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民营中小微企业党建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中心)。开设财务会计类、商务贸易类、计算机信息类、智能技术类、建筑工程类、人文教育类、经营管理类、护理健康类等8大类41个全日制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100余人。“跨境电商专业群”(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5个专业)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项目;拥有教育部认定的骨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省级优势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省级特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统计与会计核算、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4个,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汽车电子技术)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3门,国家规划教材4部,省级新形态教材33部;《基于小微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LED手电筒装配机器人工作站的编程与调试》课程组荣获2022年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优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建有独立的实验实训楼、体育馆、风雨操场等教学场所,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43.532万册,建有10个校内实训基地,内含实验实训室168个。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系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系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实训基地,跨境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财务与会计、中小微企业服务与管理、中小微企业机器人应用等4个实训基地为省级“十三五”立项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培养为使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内涵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目前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阿里巴巴、浙江吉利集团、杭州杭港地铁等375家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为浙江省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单位、20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人才基地”。牵头研发了《浙江小微企业复合型人才职业技能标准》27部,校内建有9个职业技能鉴定站。与杭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建德(浙西)跨境电商产业园、杭州梦想小镇、杭叉集团、顺丰速运、迅蚁科技等产业园区和企业合作,协同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中德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建小微企业信用研究中心、小微企业风险防范咨询与服务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与杭州龙盛机器人、阿里海博等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办学43年来,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立德树人,崇学尚能,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技术技能人才40余万人,多次受到民革中央、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先后被授予“民革全国办学先进集体”、“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全国“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全国“民办高职内涵建设优秀院校”、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平安示范校园”、“2022年度教改创优优秀学校”等称号。学校“党员之家”被评为“全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学校党委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志愿者集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残运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第八届残运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和2018年度浙江省“十大公益团队”等荣誉称号。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创业精神的养成与提升。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创业技能文化节”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我校财会类学生在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团体赛中荣获一等奖,第四、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2022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浙江省选拔赛(高职组)荣获二等奖,在全国财务管理数字化应用能力大赛的浙江省决赛荣获二、三等奖,在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荣获二、三等奖;智能技术类学生荣获2020年度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计算机类学生在教育部举办的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在第十九届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荣获银奖和铜奖,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大赛获二等奖、三等奖;商贸类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浙江赛区一等奖,在首届“沃土杯”在杭高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跨境电商实战赛道”中获得三等奖;建工类学生在2022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浙江分区赛荣获三等奖;管理类学生在第八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获二等奖;人文类学生在2022“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浙江省高职高专大学生英语能力挑战赛(写作大赛)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在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获二等奖、三等奖,在第八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获二等奖。学校健儿在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云比赛)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五名、第六名、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六名、优秀运动员奖、体育道德风尚奖;校足球队在2021年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冠军,2022年获省级第二名、优秀运动员奖、最佳守门员奖。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道路,突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办学特色,打造“长征精神”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